综合能源服务面临的困局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提出已近三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业务的推进仍十分艰难,用业内人士的话简单概括就是“谈论技术多、关注用户少;示范项目多,实际落地少;厂家参与多、客户参与少;业务开展门槛高”。针对不同阵营,也存在各自的问题。
从大型国有企业角度来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商业模式仍未取得突破。由于客户的用能类别、业态布局不同,存在地域差异,而传统供能边界一般停留在红线端,尚未打通“最后一公里”,使得企业对用户的能源需求理解认知程度不够,未形成典型成熟的商业模式,导致目前仅停留在数字推广阶段。其次,综合能源服务种类繁杂、业务繁多,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更适合定制化客户,对于惯以规模效益取胜的国企来说,本身就存在巨大挑战。再次,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存在一定的融合冲突,导致综合能源系统投资建设完成后未必能达到多能利用最优。往往各种能源品种的规划都各自独立,很难从大系统的角度考虑,如在园区规划时,通常在建设规划阶段,负荷中建筑用冷一般都事先规划好了,后期在做多能供应和优化时,导致无法达到最优。
从中小型企业来看,由于生存压力迫使专注于短期利益最大化,难以在新兴业务探索方面进行大的投入。其更贴近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因此在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方面更有优势,但受限于生存压力,专注于短期利益最大化。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试图借数字化经济东风,大多选择短期内有利可图的平台建设,但质量层次不齐,效果也良莠不齐。除此之外,中小型企业也在通过参与增量配电网项目、微电网项目、售电等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此进行了多种尝试,试图通过形成自己的小微网系统,从而实现最终的多能互补、梯级利用,同时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如风电、光伏、储能、软件企业等),或者通过EPC方式获得收益。然而,由于增量配电网进展缓慢,电力现货市场尚不成熟,“售电+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也难以实现,各种综合能源系统成本过高,几种效应叠加,导致综合能源服务在中小型企业也很难取得进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