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要什么样的“能源自给”?
当前,除了低碳口号,还有“去煤化”和“控减油气”口号。其中,“去煤化”往往借助环保、减排等理由,“控减油气”则往往出于能源安全、能源自给等理由。二者的共同目的是建立一个以电网为核心
平台、风能光能等可再生
清洁能源(以及核电)占高比重的能源系统。
排除部门利益竞争及资本市场博弈等因素,这样的构想,初衷是美好的,但合理性不足, 遑论可行性:一是,本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揭示,越是精密衔接的产业链,对外界冲击的适应性越差,而超大规模现代电网供需瞬间平衡、物理渠道单一、无法大量贮存、链接元件过多等因素都使其抵抗非电力冲击的能力变弱。二是,中国煤炭最清洁高效的利用方式恰在发电领域,最值得大力整治减排提效的则是散烧等非电力应用,发电结构“去煤化”不值一驳。三是,中国油气最大的应用场景并非军工军事或交通, 而是钢铁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优先消耗境外资源是产业升级的结果,在维持较高油储、努力争夺定价话语权的前提下,不仅不必人为压减进口,反而更应扩大进口,有意识保护国内油气资源。
总之,中国在持续提高电气化水平的同时, 一是要坚持品类多样化、来源多路径、发展多模式、渠道多选择的大国能源战略原则;二是要保持极限应变能力,基础网络多样化,分层分区可解列再平衡,适应潮流大规模纵深转移;三是要扎实持续提高能效,在当前消费临近达峰之际,将更多政策资源用于存量的优化与升级;四是要深度储备,即储备产品+储备资源+储备产能+储备技术+储备队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