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分析,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必须从控制GDP增速、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行业比重、优化出口结构、改善能源结构等入手,并且针对这些关键要素提出约束性的量化指标。
1 控制GDP增速在6%-8%之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GDP增速应控制在适度区间,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造良好环境。如果保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下降16%和13%不变,将GDP增速调低至7%和6%,则4045目标和15%非化石能源目标都可实现;如果达到11%和10%的高增长,则两目标都无法实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若“十二五”、“十三五”GDP均保持11%的高增长,能耗强度均继续下降20%,将能够实现碳强度下降51%目标,但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将突破43.6亿t标准煤和96.6亿t CO2,2020年将分别达58.8亿t标准煤和128.5亿t CO2,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总量上将无法承受。综合考虑,建议在2020年前将我国GDP 增速控制在6%-8%之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2 调整出口结构,提升服务贸易比重至30%左右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在经济结构调整层面上,落实碳强度减排目标对我国出口率和出口产品结构比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述GDP控制区间为依据,到2015年我国出口率应下降到18%,2020年应下降到14%左右,同时加工贸易比重由2011年的45%降低为2015年的38%、2020年的30%左右。大力提升服务贸易的比重,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中的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力争到2015年服务贸易比重达到25%,到2020年达到30%左右。同时,加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提高第三产业比例至47%以上,控制高能耗工业比重在22%以下刘卫东等研究表明,若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比重下降到20%(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则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50.52%。若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比重下降到22%(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则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1.43%。因此,建议到2020年前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7%,且高能耗工业比重下降到22%以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4 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至15%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量在4.82亿t标准煤左右,2020年非化石能源供应量为6.88亿t标准煤左右,对扭转我国高碳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具有重要意义。CO2排放强度取决于能源消耗强度和非化石能源比重两个因素,经验上来看,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大约等于能耗强度下降率与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率之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7亿t这一较为可能的上限,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就必须控制在45亿t,年均增速必须控制在3.6%以内。从这一角度说,15%非化石能源比重的指标对能源总消费量也同样存在重要约束作用。
综上所述,为完成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需要切实对以上四个指标进行调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个指标是相互耦合、互为因果的,必须综合部署、协调推进,唯此方能产生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