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更多意义上成为了一项如何进行责任和成本分担的活动。所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内部),温室气体减排很容易演变成一项责任权利纠缠不清、互相推诿和指责的游戏,这也正是当前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僵局而停滞难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态度似乎也不例外,一开始它的行为更多是基于一种应对国际压力的需要,由于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促使它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有所承诺和交待。后来中国逐渐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在某些方面符合其国内利益的需要(如有利于加快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动的决心和积极性。
然而,从中国国内的地区(省份和城市)来看,我们却见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不同现象。当前,可以说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正经历着一场所谓“低碳发展”的热潮。许多国内的省份和城市都要争当“低碳省份”或“低碳城市”,在它们的未来发展规划(如五年发展规划)中,“低碳
绿色”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目标之一 。
在国家的层面,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 中已经将二氧化
碳排放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
碳排放)列入了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之一 ,并对各级地方进行层层分解与考核;
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7月选择了广东、天津等13个地区开展低碳
试点工作 ,明确支持各地进行低碳发展的探索和尝试。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又开展了第二批地区低碳
试点,选择了
北京、海南、上海、海南等29个省市来继续推进低碳地区试点的工作。
目前,中国已确定了6个低碳省区试点和36个低碳城市试点,除湖南、宁夏、西藏和青海三省以外,每个省份都至少有一个低碳试点城市。应当说,中国的低碳地区试点正处于热热闹闹的状态中。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