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不是一场婚礼,而是一段婚姻”。在PPP业界,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有着20多年国内PPP项目运作经验的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认为,当前中国PPP模式推广的最大难点在于,PPP项目是长期的合同,而且很专业,政府运作PPP项目必须高度重视,要当作专业的事来管理,政府的商业意识和契约精神得到位,这比PPP立法更为重要。
总结以往PPP项目推广的经验和教训,金永祥认为,PPP项目运作首先必须专业化,其次要透明公平竞争,同时政府要有足够专业的监管能力。
“有的PPP项目是一把辛酸泪,真心希望政府部门真有契约精神。”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一些企业家认为,政府不守信用是过往PPP项目运作过程中最难防控的风险。新一轮的PPP不应单纯强调PPP的融资功能,而应更加注重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的提升,如此才能真正打开民营企业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政府信用羁绊
A公司是总部位于
北京的一家比较有名的央企,其在西部的贵州和东部的福建都有以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实施的PPP公路项目。虽然有着央企身份,但在操作PPP项目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心酸。
“高速公路的土地国土部批没问题,到省级国道改建和市政道路,好多土地由地方政府提供,就存在着违法违规用地的问题。”A公司位于贵州项目的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至今其做的PPP公路项目因为没有土地指标,还没有办好用地手续。
“但是地方政府又要求必须按期通车。如果我们不同意,这块市场就丢了。我们也只能采取倒逼机制,先拿一个、两个口通车,先垫资1到2个亿。”这位负责人说。
其同时表示,在很多地方,税务部门还存在着违规多收税的情况。以城建税为例,按照国家规定,税率按纳税人所在地分别规定为:市区7%,县城和镇5%,乡村1%。“但地方政府说把乡镇税务所全部搬到城市来了,都得按照5%或者7%交。”
这位负责人呼吁,地方政府要发展又要吸引社会资本,就得提高服务质量,得信守兑现相关承诺,“信用是最最重要的”。
同时,《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中国国内最早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收费路桥项目——福建泉州刺桐大桥项目,目前处境艰难。
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只有一座跨越晋江的泉州大桥,不堪重负,决定再建一座跨江大桥。经过谈判,引入了民营资本泉州名流公司以BOT的方式投资建设了刺桐大桥,1995年1月开工,1996年年底投入运营,特许经营期为30年。
“但是,由于福建省政府在1997年将泉州大桥收费权移交给泉州市,泉州大桥和刺桐大桥就形成了竞争关系,政府后来还投资建设了与泉州大桥并行的两座新桥。”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刺桐运营的头几年盈利能力大大超出政府预期,泉州市还让刺桐大桥PPP项目公司耗费1.2亿元修了两条与项目毫无关系的两条路”。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泉州市民对于刺桐大桥取消收费的呼声很高,名流公司董事长陈庆元目前最想做的就是放弃剩余的运营期,要回1.2亿元的与PPP项目无关的修路款。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但修理榜样的后果也是严重的。”上述知情人士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