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当前还需要做好硬约束减排等九个转向
NBD:从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
行情走势来看,北京配额成交均价最高,达55元/吨。您觉得在碳价上北京领先的先进经验都有哪些?
梅德文:北京碳市场价格领先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积极努力创新共同作用的。
北京绿色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在十几年的实践中,我们通过碳交易和绿色金融积极为环境权益定价,为低碳发展赋能。
北京市推行严格从紧的配额发放,加大核查力度,并在政策执行上贯彻始终,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北京碳市场政策法规体系完整。北京市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了碳排放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报告和第三方核查等基本制度,构建覆盖碳市场闭环运行全过程的制度政策体系。尤其是北京碳市场的公开市场操作办法,给了碳价格稳定的预期。价格过高就加大投放,价格过低就开展回购。
二是碳排放数据基础扎实。围绕碳排放数据实行了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核查员的双备案制度,对碳排放报告实行第三方核查、
专家评审、“第四方”核查机构交叉抽查,保障碳排放数据质量,并根据很多行业的先进排放值来量化排放指标。
三是配额分配科学有效。对重点排放单位的既有设施,确定不同行业各年度的控排系数,实现既有设施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对于新增设施,以国内外先进标准核定新增设施配额。参考国内外各行业先进碳排放水平,发布93个细分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强化新增设施排放的约束力。
两种分配方法的结合,避免了经济下行时按照历史排放分配方法的配额过剩问题。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成立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众所周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每年资金缺口较大,亟须制定更多激励政策,包括气候股权投资在内的绿色股权融资政策等。
我们目前正联合有关机构积极推出气候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和推广碳中和商业模式和适用技术,以有效促进改善当前减排项目资金支持不足的局面,也将在资本市场形成一定的引领作用。
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支持设立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北京绿色交易所未来要对标国际领先的碳市场,积极发展自愿减排交易、探索绿色资产跨境转让,同时借鉴国际碳市场中碳衍生品等成熟的经验,积极开展新型的
碳金融工具。
NBD: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对于进一步规范碳交易市场,顺利完成碳中和目标,您有什么建议?
梅德文:如何让碳交易市场发挥定价功能、反映边际减排成本、反映其外部性成本或者说是综合社会成本,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问题。
比较中外碳市场,分析中国碳试点7年的历史和经验,中国碳市场可能需要九个转向:
一是减排总量控制。从目前比较软约束的减排转向更强力度的硬约束减排或者说总量减排。
二是碳核算核查方法。从碳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转向适时增加以CEMS(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在线监测为代表的直接测量法,以达到可比性强、准确性高、实用度高的目的。预计中国碳市场2025年将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
三是市场主体。从控排企业为主体转向控排企业、非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个人并重的多元化市场主体。
四是产品。从现货为主转向现货、期货、衍生品并重。
五是配额分配方式。从基本上免费分配转向“免费+有偿”分配。
六是重点控排行业。从八大行业转向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排放设施。
七是金融机构。从代理
开户结算中间服务转向交易做市商等主动管理行为。
八是中介服务机构。从提供咨询、监测等服务转向更加专业化的碳中和服务等主动行为。
九是市场格局。从一个行业到多个行业,从区域到全国,从国内为主到对接国际市场、最终走向国际。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