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控制会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实现有效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协同控制首先需要分别明确可接受的排放程度,政府部门和相关方面随后需要研究单独解决以上问题的各种选择,衡量各种选择的相对成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就目前情况看,末端治理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是经济的,但同时需要与其他污染物控制手段有效协调。保持一定的碳价水平,同时也需要末端控制措施,让空气污染物排放下降的速度比二氧化碳下降更快,以满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注意较难控制的空气污染物,如对形成PM2.5非常重要的氨。
虽然农村地区的生物质燃烧没有被直接计入到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中,但控制其排放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十分必要。最后,也许是最有挑战性的,是确定与燃煤相关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减排量中,末端控制和燃料替代的比例各应多少,因为后者可能具有直接气候效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尽早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能保证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会导致能源系统持续长期采用高碳能源。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国家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和环境保护部(负责空气污染治理)的协调行动将是确保中国的能源、气候和环境政策的工作互不掣肘的关键。
最后,加强对空气污染治理有重大效果的初步措施,使其与通过引入碳价实现长期碳减排相协调。与其他方式相比,单独但相互协调的空气污染治理和碳减排政策会带来更持久、长期的煤炭用量削减。这样的政策思路将保证中国以最低成本实现2030年的峰值碳目标,同时为空气质量改善带来显著的协同效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柯蔚蓝,Valerie J. Karplus,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全球经济和管理团队(Glob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roup)的助理教授。清华-麻省理工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项目的项目主任。
张希良, 清华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