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有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一个适用于所有缔约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目前,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强制性量化安排的协议,只有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其第二承诺期将于2020年到期。倘若巴黎气候大会能达成一个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意味着2020年后还会存在一个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法国外交与国际发展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个方面的原因让法国对巴黎气候会议达成协议充满信心:科学上已经证明全球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必须采取统一的行动;经济上看到了新技术的发展,这让所有国家都相信人类有能力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政治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拿出了减排的决心和力度。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的确,欧盟和中国、美国在减排方面都表示出了很高的意愿。在去年10月的欧盟峰会上,欧盟确立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0%,到2050年,这一目标为80%~90%。而去年11月中美就减排发表联合声明,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些承诺无疑给巴黎气候会议带来了很大的预期。
一项数据似乎对巴黎气候大会也是个利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各国只有不到40条与清洁能源或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或法规,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6月将汇总的各国相关法律法规达到800条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技术的进步(如碳捕捉和碳封存、清洁能源的成本大幅下降)、大国的承诺,再加上对全球变暖的担忧,使得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看起来顺理成章。但美国中途退出《京都议定书》的事实也在提醒主办方,要想达成一个适合所有缔约国、具有法律效力的气候协议,还需要解决好“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难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