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适用条件的项目可免予额外性论证
中国环境报:红树林营造项目申请CCER时,为什么免予论证额外性?
陈光程:红树林的营造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另一方面,红树林处于海陆交接地带,受到复杂海洋环境和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潮滩的高程、海洋动力条件、生境条件限制着红树林种植后能否成活,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低温和台风风暴潮)和人为活动干扰也会影响红树林幼林。因此,红树林营造项目的难度大,种植后也需要开展长期的管护工作保障红树林植被的构建,植被种植和后期管护等活动成本高。因此,方法学对于符合适用条件的项目免予额外性论证,以鼓励红树林碳汇项目的开发。
通过红树林碳汇项目的开发,可实现碳汇这一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激励社会公益资金参与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发挥项目收益在支持红树林管护中的作用。因此,将红树林项目纳入CCER机制并免予额外性论证,对于通过CCER这样的市场机制助力生态保护与修复,发挥红树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红树植物生物质含碳率等关键参数提供缺省值,提高可操作性,降低项目开发成本
中国环境报:项目减排量是如何计算的?有哪些关键模型、参数?模型、参数获得的方法是什么?
陈光程:在实施植被种植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汇主要来源于红树植物生长过程的生物质碳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红树林湿地土壤缺氧/厌氧的状态限制了有机碳的好氧分解,使得有机碳得以长期保存;相比陆地森林,红树林土壤对生态系统碳汇的贡献更高。方法学在计算项目减排量时,同时纳入植被生物质和土壤碳库来计算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清除量。
前面提到红树林土壤也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源。考虑到红树林种植后,土壤中有机碳和氮的累积,可提高甲烷和氧化亚氮气体的排放速率,方法学在计算清除量时也采用保守性的原则,将这两种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在清除量中扣减。
方法学在编制过程中,基于可核查、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考虑,对红树植物生物质含碳率、土壤有机碳储量年变化率、甲烷和氧化亚氮年排放率等关键参数,采用方法学提供缺省值的方式处理。这些缺省值来源于公开报道的我国红树林的文献,反映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现存的红树林面积仍较小,红树林营造项目的规模也较小,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碳汇项目开发过程中现场监测、核查等工作成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