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何时才能治理好雾霾?《中国低碳经济发展2013年》根据英国、日本、德国、美国治理大气污染的经历,认为中国要“从根本上而不是一时”治理好大气污染,需要20-30年。这一观点被许多媒体引用,引起不同反响,也在国家决策机关引起不同争论。在2014年的报告里,主编薛进军和赵忠秀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中央已多次表示要下决心、花巨资在3-5年内从根本上改善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问题,这使得人民群众看到了缩短这一进程的希望,为此有人乐观地认为雾霾问题只要3-5年就可以解决,但是,政治表态、社会期望与实际的治理不同。诚然,3-5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很快会有反弹。要从“根本上”治理好雾霾、重现蓝天白云,作者依然坚持自己的基本判断: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需要20-30年时间,即使是采取最严厉的措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快地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奇迹性的改善环境,也需要15-20年左右时间。
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中国在为此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的碳排放与其人口、经济规模、制造业产值、能源使用量在占世界总量中的比重是不相称的。2011年,中国的碳排放量达到8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四分之一强,超过美国排放量的50%左右。2005-2011年,全球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中国所占的比重达60%以上。即使按人均水平来看,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6吨,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预计2020年前人均排放将超过欧盟人均水平。从长远看,如果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没有达到排放峰值,全球几乎不可能达到排放峰值。在国际谈判中,如果中国只承诺强度减排目标,全球几乎很难将中长期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也只占到14.5%,制造业产值只占世界制造业总额的13%,即使是出口大国出口额也只占到世界总出口额的10%,但却排放了世界碳排放总量的25.5%(尽管人均排放量低于发达国家)。由此可见,中国的高速增长是一种主要靠资源投入和能源消耗推动的高碳经济。
五,低碳经济发展要从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导向型。近年来,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是至上而下型、主要靠政府推动的。这一方面会在短期内带来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计划经济式的“政府失败”,光伏产业的过快发展导致产能过剩就是一例。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此,报告的副主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和能效中心副主任白泉在《报告》的第一章中提出,中国的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市场形成和发育的初期,面对日趋紧迫的资源环境压力,必须进一步通过改革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据易碳家了解到,发展市场导向型绿色低碳经济,兼顾创造市场、引导市场、服务市场,做到三管齐下,即:通过政府规制污染物排放、界定资源产权等创造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通过
价格、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等政策引导市场发展,通过维护公平竞争、搭建碳排放交易平台等为企业提供充分竞争和交易的机会,达到推动企业主动调整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治理行为、借助市场力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最终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在第二章中分析了中国推进绿色治理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是GDP至上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和市场作用发挥不足、资源要素
价格扭曲、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环保监管不严制约着绿色治理。为此,他提出了推进中国绿色治理的三点政策措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和完善市场环境,推进资源能源领域的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关系,从根本上改变“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以及“绿色财税、绿色金融、倡导绿色消费、加快新技术推广、淘汰落后产能、完善政绩考核”等多种绿色治理的措施手段。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