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已过去5年,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严峻,但各国在联合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不回避责任,不纠结困难,这再次表达了中国愿意在气候变化中承担大国责任的决心。”参加峰会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此次峰会不涉及谈判内容,但各国围绕减排目标等问题的交锋依然不断。“吵而不崩,斗而不破。”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笑称,“只要在谈,就是进步和努力的表现。”
争议不在科学性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已经非常紧迫。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为例,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至今已超过400ppm。据国际社会预测,如果不采取减排行动,全球变暖将会超过4℃。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据介绍,由于气候峰会召开的时间远早于华沙决议所确定的各国提交其国家自定贡献预案的时间节点,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提出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峰会上也表示,中国将尽快提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在杜祥琬看来,气候峰会上的争议并不在科学问题,而是在如何解决和应对以及各个国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上。一直以来,气候变化的争论也主要围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承诺或者贡献应该呈现出怎样的差别,各国气候行动如何进行测量、报告和核证等方面。
“以怎样的方式去体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各项原则,尤其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和公平原则,是气候变化谈判的重点。”卢思骋表示。
“吵而不崩、斗而不破”是历次气候峰会谈判的特点。杜祥琬认为,现在全世界都在期待能获得一些更积极的效果,所以未来不仅要谈,关键还在于能更积极地往前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合作方能共赢
解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既包括减缓变化,又包括适应变化。
“现在的关注点应该放在更长远的安排上。”杜祥琬说,各个国家都应该考虑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气候制度以及为之努力的目标,同时应意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在中科院院士秦大河看来,近些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表现非常务实。尤其在经历了去年和今年的雾霾天气后,在调整能源结构以及减轻污染上,中国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