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报告内容更为丰富
今年1月份,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此前(2024年4月份),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已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随着《指南》的正式发布,以《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初步形成。
其中,《指引》要求,上证18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截至目前,上证180指数样本公司中,共有18家银行,其中部分银行已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此外,一些非样本上市银行也自愿披露了ESG报告,综合计算,合计已有28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ESG报告。
从整体来看,上市银行ESG报告披露质量持续提升,这体现在多个维度。
从“信息量”来看,上市银行ESG报告内容普遍持续扩充。以国有大行为例,据记者梳理,6家国有大行首次公开披露的ESG报告,平均页数约60页,今年国有大行发布的ESG报告平均页数已超过130页,不仅增加了很多增量信息,还增加了不少可视化图表等。
从披露框架来看,上市银行ESG报告也普遍按照“环境篇”“社会篇”“治理篇”三大框架披露。部分银行也在这三大框架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篇”“发展篇”等章节,进一步丰富了披露内容。
从披露质量来看,部分上市银行的ESG报告评级明显提高。明晟(MSCI)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评级结果显示,被纳入MSCI评级的28家上市银行中,4家银行的评级提升为AAA级(4家银行全部在上述已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的28家A股上市银行当中)。同时,一些银行在ESG报告中还加入了第三方鉴证报告等内容。这都显示出,上市银行的ESG治理和信息披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
专家、主任曾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近年来趋势看,银行ESG披露主动性持续加强,信息披露范围和深度有所提升,部分银行也尝试借助ESG实践提升竞争力与吸引力,确实为品牌建设和投资价值提升注入了积极因素。
中央财经大学
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中心联合主任、研究员包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上市银行ESG信息披露正处于从“合规披露”向“价值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随着ESG理念在资本市场的持续渗透,投资者日益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从品牌声誉角度看,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银行塑造负责任的金融机构形象。同时,ESG理念也逐步推动银行内部文化与品牌内涵的融合,成为构建可持续发展品牌的重要抓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