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ESG的财务影响有困难
ISSB的成立为全球ESG标准统一带来了可能,但对于其前进道路上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施懿宸认为不容乐观。
成立伊始,ISSB就宣布将于2022年6月之前将气候披露准则理事会(CDSB)及价值报告基金会(VRF)整体并入;今年3月下旬,IFRS基金会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达成了一项关于ESG标准的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ISSB与GRI下设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将在未来工作中相互协调与合作。可见,ISSB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整合若干现有ESG披露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尽管有前人作为基础,但施懿宸认为,由于各个标准制定机构的出发点、关注点不同,现有的ESG披露框架和标准在指标体系、侧重点和目标等方面都各具特点,要从众多标准中整合出一套,需要非常多的协调与合作。他同时表示“现有的ESG披露标准多为一些框架性、原则性的准则,在指标设置上有很大差异。ISSB如果要设立原则性框架会比较容易,但若要制定一个与财报的财务信息标准一样的可量化、可比较的ESG报告标准,其难度就会非常大。”
相较于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方,ISSB聚焦于投资者的需求,目标是为资本市场提供有关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然而,投资者是对定量指标有较大需求的。当前可持续性信息多为定性和定量混合披露,而且定量信息有限且披露口径不一致。“财报是从财务角度编制的,其数据通常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但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单位通常不是货币,且很难统一。例如,我们会用脱贫人数衡量扶贫项目的绩效;用种植树木的棵数衡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绩效;用减排吨数来计算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等。”施懿宸认为,可持续发展内容非常多元,要全面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帮助投资者做出量化评估是有挑战的。
除了希望能够统一指标披露口径,施懿宸指出,投资人更加希望披露的ESG信息能够与公司财务风险和财务回报挂钩,也就是说,希望能通过报告看出ESG实践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对于环保人士而言,可能只看碳排放的吨数就可以了,但对于遵循市场逻辑的投资人而言,这类信息可能是无效或者说对投资决策不产生影响的。因为碳排放数据无法直接跟公司估值、财务风险等挂钩。”
施懿宸表示,ISSB聚焦投资者需求,其暗含目标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信息“加工”成影响财务决策的数字,其方向是对的,但转化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以计算碳风险为例,施懿宸进一步介绍说,“同样的碳排放,在不同企业、区域和国家,其财务风险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在非强制减排的国家,企业面临的碳风险就会比强制性减排的国家低。”他表示,转化过程用的财务模型和方法学不统一,计算出来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机遇就会不一样。尽管统一转化过程很复杂、也最难,但施懿宸认为这也是最有价值的,“想让金融从业人员关注ESG,就必须让他们看到量化的财务影响,否则ESG报告对他们而言只是看过而已”。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