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全文】

文章来源:工信部碳交易网2016-03-06 00:52

到2020年,我国核心船用设备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本土配套,主要产品建成较为完善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五)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强企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重点支持一批实力领先的专业化船舶配套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支持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动优势企业全面建设高效、规模化、绿色、智能制造体系,支持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专栏5  制造能力提升工程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适应制造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技术改造、研发支持等,重点提升优势船舶配套企业智能制造和系统集成两大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建设:(1)基于三维模型设计制造一体化:建设基于三维模型的设计、工艺一体化协同研发环境,建立模块化、集成化、数字化的产品研发设计平台,构建统一的产品研发数据管理系统、产品研发知识库,以及涵盖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的协同研发平台,提升精益研发和智能化设计水平;(2)智能制造管控:加强物联网建设,实现人、机和物料的相互交互和深度融合;构建制造过程及质量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决策及反馈执行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管控;协同数控机床、机器人和自动机构的控制,使智能生产线或生产单元动作高效协同;推进工序集中,利用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实现重要生产资源和物资的动态管理,实现智能仓储与物流;(3)智能制造工艺及装备:开展增材制造在船用设备研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推动智能刀具库、智能工装库、虚拟制造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大力发展机械加工柔性生产单元、自动化焊接、智能喷涂、智能装配等柔性生产线;(4)智能制造管理系统集成:打通信息孤岛,PDM/TDM/SDM/ERP/MES/DNC/BI深度集成,确保数据和任务流畅通;开展工业仿真软件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实现由三维模型或仿真数据驱动的生产系统运行模式。系统集成能力建设:船用主机:(1)形成船舶主机、轴系、齿轮箱、螺旋桨、推进控制系统、主推进系统控制及监测系统、SCR/废气洗涤器等后处理设备为一体的集成设计、成套供货能力;(2)以LNG高压换热器、LNG高压阀件和潜液泵为核心产品的LNG燃料动力供气系统集成能力。电力推进:以电动机、发电机为核心产品,形成集配电板、变压器、变频器、推进控制系统等产品为一体的系统集成供货能力。舱室设备:(1)以货油泵系统为核心,带动惰气系统、机舱泵、液位遥测、阀门遥控等液货装卸系统集成;(2)以分离机等关键核心设备为依托,带动供油单元、舱底水分离、油水分离等设备的集成;(3)以变风量空调关键技术为依托,带动空调冷水机组、空调装置和空调末端的集成;(4)以污水除磷脱氮技术为依托,带动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的集成。通导与智能系统及设备:加强综合船桥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向综合平台管理系统发展;加强全船通导设备打包供应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到2020年,优势船舶配套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初步具备智能制造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系统集成供应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四、保障措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一)加大船用设备研发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船舶配套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支持船用设备制造企业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二)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综合应用技术改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船舶信贷、开发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等政策加大对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参与船用设备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统筹船舶军民资源,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船舶配套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三)促进产需对接。鼓励船舶配套企业联合船东、船厂、船舶设计单位、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开展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和首台(套)示范应用;支持行业组织发布经技术机构认证符合装船要求的船舶配套产品目录,引导船东、船厂、船舶设计单位选用;鼓励航运企业、大型船厂参股、控股船舶配套企业,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四) 完善全球服务网络。支持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设计+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加强海外服务网点的建设,鼓励国内配套企业组成联盟,共同开拓海外服务市场,以降低服务成本,实现互利共赢。围绕产品全寿命周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和远程监控管理的需要,开发和建立船舶动力、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核心配套领域的数字化运营保障体系,形成全球化的服务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