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省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章来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08-04 17:5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决定在全省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一、主要目标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就是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祛滞化淤,固本培元,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改造渠化的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让流域重现生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按照“一年搞好试点、两年逐步铺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的要求,至2020年完成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任务,使我省城镇乡村所在地、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生态敏感区等所在水系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使水量更充足、水流更自然、水质更良好,使河岸和河床更加符合自然、稳定和渐变态势,沿河动植物尤其是水生生物更加丰富多样,水系自身结构更加完整,防洪安全体系更加完善,生产生活生态质量得到提升,着力构建人水和谐、滨水宜居的生态水系循环系统,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二、基本原则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一)保护优先,顺应自然。坚持把绿色化生态理念贯穿于水利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运行、管理全过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加大生态保护,立足自然恢复,规范各类涉水建设活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二)整合资源,系统治理。要把单一工程、分散资金、市县资源、技术力量等整合起来,以流域水系为单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对重要水系、重点河段、敏感区域等进行系统整治,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防洪生态的关系,在防洪工程建设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在生态水系建设中要保障防洪安全,实现防洪安全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三)因地制宜,一河一策。针对山区与沿海、城镇与乡村不同水系特点,结合各地实际,明确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确定治理内容,列出项目清单,制定相应生态水系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不同地域水系的自然特色,防止千篇一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县、乡镇人民政府应作为生态水系建设的组织实施者,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把市场经营运作理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水系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三、基本措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一)用生态方式改善河水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1.净化水质。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等生物净化措施,结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截污控污等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水体水质,逐步实现能游泳、能洗衣、能淘米洗菜、能饮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2.保持流量。采用水系连通、生态补水、闸坝生态调度、小水电退出等措施,解决水流不畅、水量不足问题,增强水体流动性,确保河道常年不断流。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