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怎么办
(一)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对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和燃料技术、制氢技术、能源互联网架构及其核心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力度,重点关注硅晶体材料提纯技术、风电装机的设计和制造、废旧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核心技术研发,降低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加强新能源各项技术领域的产学研结合。
(二)加快构建全球领先的能源战略布局。一是重点完善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新能源与储能集成应用研究,推动大规模储能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二是制定不同场景下的氢能发展路线图与相应的标准规范,加速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产业链发展。三是强化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阳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典型示范工程,推动太阳能技术的工业化生产进程。四是推动能源与“互联网+”结合,实现能源统筹优化配置,加快建设综合能源网络基础设施,完善能源互联网服务和管理运行机制。
(三)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集聚,助力新能源技术攻关。完善高校学科建设,聚焦新能源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积极部署制定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储能、太阳能、核能、
碳捕集与封存等领域专业人才。面向全球发布重点单位引才需求,推介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外新能源领域研究人才学成回国。
(四)加大财政投入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新能源市场开发。在政策、税收、就业方面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建立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财政杠杆撬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降低新能源产业综合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点城市的城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提供支撑。提高电网调节能力,通过开展储能工程
试点示范应用及跨省、跨区域外送新能源,促进新能源消纳。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