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只是一个介质,通过这个介质,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关于新能源车主的信息和数据,然后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做一些服务方面的导流,比如说车辆的维修保养啊,或者是各种生活消费服务等,利用这些增值服务来挖掘更多的商机。”邵丹薇告诉记者。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构想,目前尚未得到验证。”苏浩表示。虽然他相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他也认为,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的生态还在搭建的初步阶段,所有关于盈利的设想都必须历经现实的重重历练。
“在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化之前,我们必须给市场以一定的培育时间。”邵丹薇对记者表示,在她看来,这样的市场培育期至少需要2年甚至以上的时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规模化的充电桩推广来尽量降低成本,同时,充电桩只是我们业务链上的一环,我们还有新能源车的销售可以适当的带来利润。”苏浩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为推动社会资本的进入,各地政府都给予了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方约30%不等的补贴,在苏浩看来,这将为资本最终探索出适合的盈利模式提供一定时间缓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