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试点指南,推动碳足迹认证有效性
为更好地确保碳足迹认证的规范性和可信度,《实施规则》强调认证与监督并重,采用“初始检查+产品碳足迹核查+获证后监督”的全链条认证模式,有效期为2年,并提出在碳足迹发生显著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认证,强化了碳足迹认证证书的时效性。
在数据质量方面,《实施规则》制订了《产品碳足迹核查指南》和《产品碳足迹核查报告(模板)》,提出了基本的数据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优先使用实景数据,并采用保守性原则,避免低估排放。在最关键的数据收集和碳足迹量化(计算)部分,明确要求记录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和计算过程,并交叉核验。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知识会”》(以下简称《知识会》),这是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的第一份工作指南。
《知识会》从基本概念、试点目的、工作原则、认证程序、任务分工等多方面明确了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助力各方更好地理解试点推进思路,有效提升试点实施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自2005年起至今,我们已为电子电器、家具、建材、食品、烟酒等行业近600家企业提供了产品碳足迹技术服务。2025年1月,中环联合成功入选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机构。”刘清芝说,将从以下方面推动《实施规则》落地实施。
近年来,中环联合除了参加《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编制,还参与了2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团体标准编制,发布了1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种类规则。接下来,将继续积极参与试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与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合作,建立试点产品碳足迹排放因子核算规则,保障碳足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时效性。
完善产品碳足迹认证规则。《实施规则》采用“A+B”模式,即由《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与具体产品专用实施规则共同组成并配套使用。下一步,要在充分考虑产品特性的基础上,制定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产品碳足迹认证实施细则。
为提升产品碳足迹审核业务的质量与效率,近年来,中环联合通过使用审定与核查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在系统里嵌入自建的数据库,设置“数据自动比对+逻辑校验+异常预警”技术模块,对产品碳足迹及相关支撑性数据进行事前智能筛查。
未来,将严格采用“初始检查+产品碳足迹核查+获证后监督”的认证模式,对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和相关证据文件进行严格交叉核验,并对企业生产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检查,确保认证结果可信;对获证企业实施定期监督检查,若发现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规则要求的,将依据规则作出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的处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