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技术延伸到“卷”碳排,仍需增强国际公信力
对于出口来说,尤其是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中国出口的几个行业来说,中国较低的电力碳足迹因子意味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易满足低碳要求,但也并非坦途。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向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表示,最新电力碳排放因子对于应对欧盟电池法案这类的绿色贸易壁垒会有所帮助,但可能做不到完全化解,现阶段我们要提升电力碳排放因子数据透明度,来增强数据的公信力。
就目前而言,欧盟对于我国电力碳足迹因子的认可度尚未可知,我国和欧盟在电力碳排放因子的计算规则和边界上也存在差异。欧盟电池法案目前仅认可“直连电力”和“全国平均电力消费组合”两种计算方式,而不认可通过电网采购绿电或购买绿色电力凭证的方式。
石敏俊指出,这种情况下使得中国电池企业难以通过绿电交易来降低碳足迹,其实直接使用绿电生产电池时的碳足迹因子比用全国电力碳排放因子数据可能还要低,这就比较吃亏,还是要想办法提升数据的国际公信力,加强绿电交易和绿证机制的国际互认。
事实上,我国已经加强推动绿电交易和绿证机制的国际互认,最新电力碳排放因子的发布有助于推动绿电消费在国际碳核算体系中的认可。其中,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出台政策推动研究核算不同应用场景中扣除绿证的修正电网排放因子,这为未来绿证纳入电池法案碳足迹核算释放了积极信号。
石敏俊表示,我们国家已经开启了对于单边政策的精准反制,态度积极、“见招拆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电池法案还是针对中国出口“新三样”的其他贸易壁垒,企业不必过于恐慌。因为我们的成本优势短期内无法撼动,国外想减少对我们优质产品的依赖并不容易,所以他们才会考虑采用碳壁垒等手段,这些手段也倒逼中国企业加快重视产品碳足迹管理,从“卷”技术延伸到“卷”碳排,这未尝不是“碳壁垒”带给中国企业的积极影响。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态化开展电力碳足迹因子工作,包括持续更新发布后续年度电力碳足迹因子,提升电力碳足迹数据质量和代表性。加强国际交流,多渠道推进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国际互认,提升适用性和影响力。()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