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两万年看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一系列核心科学问题中,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准确评价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趋利避害、采取应对措施的科学基础。对气候变化因素和机制的全面理解,需研究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历史。约两万年以来,全球气候经历了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大暖期的大幅度增温和后续的总体降温,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些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影响与适应过程,无疑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揭示不同速率和幅度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场景,亦可为研究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提供历史借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碳专项设置的“影响与适应任务群”包含项目12“大暖期环境格局”和项目13“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方式”两个项目。前者以全新世大暖期为“相似型”,研究过去全球平均温度增加约1-2℃情形下我国环境格局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为人类适应研究提供自然环境背景及参照;后者通过对不同气候环境背景下人类演化和适应方式的研究,探讨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模式,为未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启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影响与适应任务群研究显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好叠加在气候自然变率的一个暖相位上,它开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持续约170年,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后结束,进入一个约250年的冷相位。换句话说,目前的气候变暖中有自然变暖的周期背景,自然变率的影响和贡献应当给予更多的研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人类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国际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研究的焦点。近5年来,项目13的专家们通过对湖南省道县福岩洞人类牙齿化石的系统发掘,发现了东亚地区最早的现代人,揭示出在距今8-12万年间,现代智人在我国南部就已出现,比欧洲和西亚早至少3.5-7.5万年,这一发现表明华南可能是东亚地区现代人演化和扩散的中心,现代人类的演化比以往认为的更为复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与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将深刻地影响未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制定。基于1940-2014年间6个时相的中国大陆岸线数据和12次野外考察的实测数据,揭示出70多年来,人工岸线比例持续增加,自然岸线比例持续减少,到2014年我国的自然岸线比例不足33%。尽管70多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养殖、盐田、交通围垦、围堤等活动,整个大陆沿海净变化结果是陆地面积(不包括台湾地区)增加。大陆岸线的变化以向海扩张趋势为主要特征,超过68%的海岸总体向海扩张,超过22%的海岸总体向陆后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