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三十年。从1980年到201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5.84%上升到49.68%,增长了将近一倍。2011年,我国超过一半的人口进入城市, 城镇化率达51.27%。将来的几十年将仍然是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时期。根据目前的发展规划,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70%,将有超过10亿人在城市中生活。
可以预见,城镇化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引擎。随着人口的集聚,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会持续下去。更为重要的是,城镇化往往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城镇化的进程也将成为中国经济由出口与投资拉动型向国内消费驱动型转型的过程。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然而,城镇化虽是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一方面,城镇化中的资金需求、公共服务需求等社会经济挑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参与等方式来解决,另一方面,我们也无法回避城镇化中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我们今天建设的城市,决定着我们明天的生活。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决定着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决定着我们是否能拥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城镇化带来高生态足迹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从2008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用“生态足迹”这个工具来衡量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挑战。生态足迹是指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包括人们对农林牧渔等生态产品的需求,人类基础设施建设所占用的生态空间,以及人类排放废弃物所占用的生态环境容量。目前,受方法学限制,其中的废弃物排放部分仅考虑吸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环境需求,即碳足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生态足迹”可以与“生物承载力”,即生态系统提供上述服务的能力,来进行比较,从而辨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否在其生态系统可承受、支撑的范围内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以及消费量及消费模式的转变,导致人们的生态资源需求,即“生态足迹”往往也越来越高。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的生态足迹挑战非常明显,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态足迹不断增高。中国各省份城镇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都高于本地的农村地区(图1),差距平均在一倍左右。在城乡生态足迹差异中,差距最明显的是碳足迹(图2),至少占总差异的70%,反应了城市人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远远高于农村人口。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