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储运仍是难题
刘科表示,中国绿氢的生产成本在急剧下降,氢能热起来,是因为风能和太阳能上不了网,弃光、弃风严重。“中国的新能源发电一般在荒漠、戈壁等地区,运送不便,但氢比电更难运输,未来也许会建输氢管,但目前来看仍需要天然气掺氢。”
在刘科看来,从能源载体理论来看,液体是最好的能源载体,氢气则不适合直接做能源的载体,因为能源载体需要足够大的体积能量密度。但氢气的体积能量密度是最小的,这导致储氢运氢的成本较高。氢气是最小的分子,这也意味着氢气极易泄漏,如果是露天场所不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但氢气是在封闭空间中爆炸极限最宽的气体(4%-74%),在这个范围内任何一点火花都可能会产生瞬燃瞬爆的结果。
“氢气作为最容易点燃的气体,形象的比喻就是,一根针掉到钢板上产生的火花,就可以把这个屋子点燃。因此现阶段建设加氢站需要有一定安全距离。”他说。
“据炼油厂的统计,绝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因为氢气的泄漏造成的,这也是氢气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另外,加氢站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投资费用也较为高昂。所以氢能虽好,但只能局限于露天场所和人员稀少的区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不能使用。”刘科直言,“这是氢气的化学特性所导致的作为能源载体的弊端。氢燃料电池是好技术,其发电效率高,且排放的是无污染的水蒸气,但氢气储运成本太高及封闭空间易爆炸,并不适合做人类共有的能源载体。”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