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碳账户的具体实践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围绕企业及个人碳账户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研究分析国内外关于个人及企业碳账户的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其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有助于充分发挥碳账户在加速绿色金融发展、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正在试行建立碳账户,依靠碳积分制度量化个人及企业的碳减排行为,鼓励消费者加入绿色低碳生活行列。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个人碳交易计划,为每一位“
碳信用卡”使用者配备一定碳额度,在购买汽油等能源时进行相应抵扣。同年,日本开始逐步落实“环保积分”制度,用户在购买环保家电或使用低碳出行方式时便获得一定积分。随后,美国上线Joro APP,以问卷调查形式记录企业及个人在日常经营和生活中的碳排放量。2011年,韩国光州银行向公众家庭发放“碳银行卡“,用于记录客户在过去半年时间内的自然能源使用情况,若使用量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则给予相应积分奖励,同时持卡人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购买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时都能获得相应的低碳积分。
从目前国内银行业的实践看,与碳账户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大致上有两类,一类是个人碳账户,一类是企业碳账户。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在全国首创银行个人碳账户,通过挖掘银行账户系统蕴含的绿色支付、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大数据,从节约纸张、交通碳排、用水用电等维度折算个人绿色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2021年,衢州全市域推进碳账户体系建设,建设了覆盖
碳源碳汇、六大领域、三类主体的碳账户。衢州衢江农商银行拓展碳积分的价值应用,量身定制“点碳成金贷”,并根据客户碳积分水平划分客户等级,提供具备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上海首部绿色金融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中,也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个人和企业碳账户。
2022年来,我国多家商业银行加快个人碳账户探索。2022年1月,山东日照银行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客户通过个人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信贷等行为积累碳积分兑换绿色金融权益。随后,中国建设银行也在手机银行设立“碳账本”板块,其“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项目拟被纳入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创新应用。2022年4月,“中信碳账户”上线,依托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累计个人碳减排量,打造个 “绿色生活名片”。企业碳账户方面,浦发银行在2021年11月推出适用于企业的碳账户体系,碳积分来源于企业在该行绿色金融业务所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企业在该行办理的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等业务,可形成对应的碳积分。2022年6月,
北京银行发布“京碳宝”企业碳账户,建立全产品绿色生命周期权益计划,探索“绿色投融资+数字人民币支付”组合服务方案。总体来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碳账户,都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挂钩,在额度、利率、期限、流程等方面享有一定优惠。
此外,我国许多商业银行虽然尚未设立个人及企业碳账户,建立完善的“碳积分”制度,但部分银行从提倡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出发,以支持绿色消费为核心切入点,抓住零售业务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出以“绿色”为主题的金融产品,如兴业银行推出的“低碳信用卡”,中国光大银行推出的“绿色零碳信用卡”,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金穗环保卡”,广发银行推出的“
新能源车主卡”等。还有银行针对企业客户,推出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以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服务相关行业和企业从高碳向低碳转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