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碳中和进程中,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增强能源转型的社会共识。对能源转型的社会共识与碳中和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根据IRENA统计,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数达到1150万人(较2018年增长了50万人),其中太阳能行业有380万人。在相对发达或是发展中的能源市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尽管当前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很多国家都拥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可以通过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培训从业者来增加就业机会,进而推进能源转型进程。碳中和也将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按照IEA净零排放情景,到2030年,虽然全球化石燃料部门可能减少5×106个职位,但在
清洁能源、能效提升、低排放技术方面总共可以创造超过3×107个工作岗位。
发达国家将能源转型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能源转型带来的新契机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纽约市为实现2025年市政供电100%为清洁电力的目标,启动实施两个绿色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分别从纽约州北部、加拿大获得额外的可再生电力(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两个项目将为本地创造约1×104个工作岗位,带来约82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能源转型可与社会、环境、经济目标有效结合,产生更广泛的协同效益。碳中和不仅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更可以推动就业、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促进民生;而这一过程又能提升公众对碳中和的认识并加强社会基础。气候行动规划具有多重效益,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实现碳中和需要社会支持,碳中和进程也促进了社会发展。
启示与建议
(一)启示
制定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长期战略至关重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制定长期的宏观战略。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制定战略规划,相互协调、有序推进,在此基础上落实各项政策。多数发达国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转型的长期战略与规划,部分发达国家还制定了中长期分行业的温室气体减排具体目标。
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是有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新型能源系统的建立需要市场价格引导,同时新型商业模式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来提供支持。多个发达国家完成了电力、天然气的市场化改革,在助推可再生能源、助力新商业模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欧盟设立了较为完善的
碳市场系统,用于促进碳减排、鼓励投资新技术、支持低碳转型。全方位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是走向碳中和的重要方面。
社会共识对推进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广泛的社会共识可显著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能源转型带来的社会效益可使公众更清晰地认知能源转型的益处,从而相互促进并形成良性循环。相关
案例表明,低碳政策不仅可以促进碳排放量下降,还可带来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效益。形成社会共识有助于推动低碳方案实施,而低碳方案的实施本身亦可一举多得。
(二)对策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和分阶段的碳减排行动计划。鉴于不同领域的碳减排难度和成本存在差异性,应分类施策,促进有序减排,不宜“一刀切”。长期战略宜明确碳减排目标,而分阶段的行动计划应具有针对性并可适度调整,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和路径的优化。
加快并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在能源革命推动下,能源市场化改革应不断深化,推进电力领域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天然气领域实现输售分离,为配置竞争性市场创造条件。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电力领域应加快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扩大配电网改革试点,真正实现“隔墙售电”;天然气领域应加快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推进区域市场建设,尽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价格指数。对于已经启动的电力行业碳排放交易市场,应完善配套体系,逐步扩大交易品种和主体的参与程度,通过碳价来发现和引导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
加强社会动员,凝聚公众共识。能源转型需要公众支持这一社会基础,同时创造就业机会、更好促进社会转型。应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公众认识,鼓励公众参与碳中和进程并积极建言献策,在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必要性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碳中和的方针政策;鼓励公众转变思想与行为方式,低碳出行、绿色生活,从个体、细节做起,实现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同效益最大化。
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付出、共同受益的过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方面,国际经验为我国政策制定与落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情况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良好借鉴。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学习并吸取已经实现碳达峰国家可取的路径及措施,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经验“走出去”打下基础;保持与IEA、IRENA等国际组织的良好合作,对标国际能源标准与技术,跟踪了解国际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动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碳中和人才。
作者:杨雷、毕云青、郑平、金之钧,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项目来源: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国际清洁、低碳发展经验研究”(2021-HZ-10)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