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逐鹿“碳中和”

文章来源:连线Insight李信2022-03-22 09:06

逐鹿“碳中和”

 
2021年,我国首次将“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以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指导方针。由此,2021年被成为“碳中和元年”。 
 
按照我国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当前我国能源系统转型难度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较2019年增长2.2%。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虽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根本转变。 
 
另外,我国也是全球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而钢铁行业恰恰也是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级大关,占比全球钢产量的57%。同时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可见,整个“碳中和”行业处于早期阶段,这也意味着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目前,我国明确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底跃升126%。 
 
清洁能源产业无疑是大趋势,相关上下游企业也将一同迎接浪潮。 
 
阿里在碳中和行动报告中已经表示,将为绿色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探索相关技术,例如在清洁能源(地热、风能、光伏)高产地区,开展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的工业化方案,帮助清洁能源消纳。还将密切关注负碳技术,这包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例如促进土壤碳储存的数字和可持续农业技术,以及直接空气捕获(DAC)等。 
 
据连线Insight查阅阿里云官方发现,在新能源发电运营解决方案中,可连接电站用户、运营方、投资方、融资方和设备,洞察光伏、风电和水电等新能源资产的运营状况外协同互联,从而提升清洁能源资产的运营效率。目前,阿里云已经与专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阳关新能源达成了合作。
 
在碳中和的发展路径上,各大互联网大厂也有着各自的专注方向,百度则想通过智能交通来减少由交通产生的碳排放。 
 
在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绿色双碳”论坛上,百度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尚国斌提到,智能交通关键价值之一在于通过“车路行”整体方案,从根源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并预计到2030年百度将推动城市交通减少7000万吨碳排放。这个体量大致相当于2020年国家总体碳排放的8%。 
 
由于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的确不容小视。据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等联合发布《数字出行助力碳中和》研究报告显示,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80%,且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数据来看,交通行业要达成“双碳”目标任重道远,但这也侧面证明百度选择的智能交通路线有较大的突破空间。 
 
除了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难以解决之外,农业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不容忽视。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2020年发布的报告,农业占全球碳排放的18.4%,其中畜牧生产及粪污排放占农业排放的31.5%,在总排放中占比5.8%。 
 
由此,智慧农业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所谓智慧农业,即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可控制”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从而达到低碳的目标。 
 
在智慧农业方面,腾讯一直在探索“AI+农业”领域,还与国内外相关农业研究所成立了实验室。 
 
据连线Insight了解,腾讯还在辽宁进行了人工智能小番茄试点,通过远程自动控制温室种植小番茄,同时腾讯还打造了村庄数字化开放平台“腾讯为村”,截至2021年1月底,“为村”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6283个村庄和社区。 
 
可以看到,围绕“碳中和”的不同产业均在发展前期,若要完成“双碳”目标,相当于将现今的能源产业结构和各类产业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并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 
 
如今,时代的机遇已然摆在面前,互联网大厂纷纷逐鹿“碳中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