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逐鹿“碳中和”

文章来源:连线Insight李信2022-03-22 09:06

互联网巨头的碳中和行动

 
2030年,这是多家互联网巨头承诺实现碳中和的期限。 
 
2021年,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一年过去,今年2月24日,腾讯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并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  
 
在腾讯碳中和目标报告中,腾讯也统计了2021年自身运营和供应链的碳排放为51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针对自身产生的碳排放,腾讯表示碳中和将在节能提效、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三大方面来进行。 
 
具体来看,腾讯第四代数据中心技术T-Block,在建设交付周期上缩短了周期,土建+机电整体交付周期为1年。另外,建成后以拥有30万台服务器的园区为例,相比传统数据中心,一年可节电约2.5亿度。在系统层面,TencentOS 的悟能系统在验证场景中,能带来约10%的整机能耗降低,2022-2023大规模应用后预计节省2亿度电/年。 
 
在各地不同的数据中心,腾讯也采用了适应当地环境的节能方式。例如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对服务器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热泵,市政管网里的水可加热到55度,用于冬季居民供暖。就此,每年能减少5.2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86万棵大树,形成覆盖2500个足球场面积的森林。 
 
有趣的是,腾讯在今年1月还上线了一款模拟城市碳中和过程的放置经营类公益小游戏“碳碳岛”。该游戏还原了城市发展中碳中和建设路径,覆盖了产业转型升级、个人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角度,玩家可通过该游戏提升对低碳绿色生活的认知。
 
与腾讯相同,阿里巴巴在去年12月发布的《阿里碳中和行动报告》中也表示,将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协同上下游实现碳排放强度减少50%,并率先实现云计算成为绿色云;同时承诺通过平台方式到2035年15年时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在实现碳中和的大方向上,阿里巴巴与腾讯相差不大,基本都是从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等几大方面进行。 
 
不过,由于阿里有众多线下电商业务,为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腾讯高不少。在报告中,阿里表示其2020年总温室气体排放为951.4万吨,这无疑加大了阿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 
 
为此,阿里专门针对自营型零售业务开展了众多实现碳中和的举措。例如阿里表示对于来自Lazada(阿里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和高鑫零售物流车队产生的碳排放,将通过电气化来降低燃油车产生的排放,计划在2030年前将所有短途燃油车辆替换成电动车。 
 
此外,阿里还对线下零售业务的门店进行了各种改造。如在高鑫零售门店开展了照明LED光源改造、高效中央空调自动化改造和排油烟机自动化控制改造等多项工程降低能耗。以排油烟机改造为例,改造完成后每年节电超过2000万千瓦时;盒马鲜生也正改造能耗最大的冷链系统,完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540万千瓦时电力。 
 
而在物流运输环节方面,阿里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节能减碳。如菜鸟推出基于电子面单的数字化包裹管理工具,取代传统纸质面单,降低碳排放;在纸箱包装瘦身、包材研发和替代、包材循环回收三个层面探索减碳路径;探索用非石油基包装材料替换不可降解部分(主要是塑料)的可行性等。 
 
与阿里同样拥有物流业务的京东,也在去年底表示用了4年多的时间在全国7个大区、50多个城市投放了近12000辆新能源车,每年能够减少约1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或许是京东的业务涉及众多碳排放,短期内无法实现碳中和。为此,京东并没有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而是表示到2030年京东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目标。 
 
相比之下,大多数是线上业务的百度,实现碳中和似乎要容易一些。去年6月,百度就公布碳中和全景图,计划通过在数据中心、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供应链六个方面的努力,在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目标。 
 
当前,百度在能耗较高的数据中心上,如阳泉数据中心采用了新能源应用模式,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发电量约为120000kWh,这大大降低了碳排放。 
 
如今,碳中和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们的共同目标。从各家公布的碳中和举措来看,基本上大同小异,均在根据自身业务进行不同程度地改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