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下,低碳技术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包括先进的生产工艺、
节能减排技术、储能技术等。
在双碳目标下,技术创新将如何助力企业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实现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7月10日,在以“智·能融合 迈向
碳中和”为主题的WAIC 2021智能趋势
论坛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实质上是一场发展转型的竞争,中国必须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在看到
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发展转型内在要求的同时,通过国际开放合作积累相应技术,化挑战为机遇,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李俊峰认为,技术推动的发展转型,依赖的是技术,特征是不断进步和积累叠加,且技术不会退步。对未来而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成本也越来越低。以技术推动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和学习的。推动人类进入以技术依赖为主体的低排放发展转型,是共同目标。
AI赋能
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到2030年各行业受益于ICT技术减少的
碳排放量将达到121亿吨,其中能源领域超过18亿吨。从发电行业来看,国际能源署(IEA)预测,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使2016~2040年的年发电成本降低8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发电总成本的5%。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主任何勇健在论坛上表示,数字技术促进
新能源发展和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大幅提升能源效率,“在整个电力能源行业脱碳过程中,数字技术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具体而言,场景包括了
新能源发电、大电网的智能调度,输变电的智能化、高效化,微电网和分布式领域,都离不开数字化赋能。”
而且,数字技术有利于打通“碳链”和“电链”,促进电碳耦合,提升清洁电力绿色价值,“打通碳链、电链后,将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清洁电力的价值极大化。”何勇健表示,目前,
清洁能源要在电力市场获益有限,如果算上系统成本实际上没有竞争力,因此需要在更多的市场,例如绿证、
碳交易,甚至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取更大的收益、溢价,形成一个滚动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让它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自我循环发展,而打通碳链、电链,数字化赋能必不可少。
在“双碳”目标下,低碳技术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包括先进的生产工艺、节能减排技术、储能技术等。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毛涛在论坛上表示,生产工艺因为选择不同,能源资源消耗也完全不同,“我们也一直在强调生态设计,包括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也是对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出了很多要求。现在双碳背景下,低碳的工艺必然是会越来越受到市场或者企业的青睐。”
他认为,随着
碳市场的启动,许多大型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
碳减排工作,像信息技术、智能技术、AI技术的应用,也将迎来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同时,绿色金融将驶入一个新快车道。
数字化转型是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化和数字化深度结合,能源行业数字化革命时代已经来临。
何勇健表示,能源行业相关领域,从传统的开采、挖掘产业,煤炭生产工艺等,数字化发挥极大的作用,提效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在新型电力系统架构中,实际上,由于新能源加储能是难以完全承载安全稳定供电供能使命的,所以需要集成多种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在一个体系下,要很好的匹配适应、互相具有友好性。
“这对用户侧也是,源网荷储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可以极大地减少它们之间的交易成本、技术壁垒,减少互相组合的成本,实现全系统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每个环节都有很大的节能减排降碳空间,组合后效益更加明显。”何勇健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