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运动缺乏一个明确的理论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陈新华2021-04-14 10:01

十个方面着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理论体系

 
基于以上理论探索,笔者认为建立基于科学原理、符合中国国情且体现东方智慧的碳中和理论体系框架,至少需要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应将碳中和问题聚焦于CO2的过量排放上。正确理解碳元素对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碳和二氧化碳的关系,围绕着问题的本身即CO2的过量排放,来寻找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不顾青红皂白,“逢碳必反”,极端冒进。
 
二是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CO2过量排放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循环和资源化利用,而不是简单粗暴、“事倍功半”地对其进行地质封存。任何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有用资产,CO2也是如此。解决CO2问题在于全面系统性调理。人病了,可以选择中医调理或者西医手术。地球病了,在基于西医的对抗式封存大行其道且面临困境时,何不努力开发基于中医疏通调理,通过转换利用的中国方案呢?
 
三是碳中和不应以牺牲经济的合理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福祉为代价。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的要求,“以系统观念推进碳中和的工作,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避免碳系统与能源系统之间,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顾此失彼。碳中和的路径设计要以保障能源与碳基化合物材料供应安全,支持经济持续发展为边界条件。鉴于能源系统具有提供能源产品与化工原材料的双重功能,能源系统需要考虑的不只是能量,还有物料。在能量去碳化的进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满足碳基物料的需求和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四是采取渐进而不是冒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碳中和路径设计上,整体考虑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大国战略布局的角度,充分考虑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分时期设定基础能源和转型能源的比例,按照多元的技术路径来稳步推进。在方案设计上,不追求在今天就要做出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让这些不完美为未来技术进步留下空间。如,可先对高浓度的CO2进行转换利用,实现增量减排;再从空气中捕集并转换利用,实现CO2的循环利用;之后才是从空气中捕获并转换成可以封存的产品,实现地球降温减排。通过动态地制定与执行各行各业的碳中和技术路径,充分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时间,让未来的技术在今天的碳中和解决方案中继续孵化,并建立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吸纳新技术的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
 
五是以全局而非局部视觉,审视整个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应高度重视现有能源系统能量与物质的两重性,在能源服务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保障社会对碳基化工原材料持续增长的需求,避免“100%电气化”或“电加氢包打一切”的战略误区。此外,应高度重视能源系统集成优化。吴仲华先生提出的“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总能系统”效率概念,超越了单一过程和单一设备的能效提高,强调系统整体优化,而不是片面单一的效率最大化,充满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碳中和工作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并且今天我们还具备了更好的数字技术手段来实现吴老先生强调的总能系统效率。
 
六是支持并鼓励所有零碳低碳技术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些技术包括节能,氢能、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核能、储能,CCUS等技术,可通过市场竞争和一视同仁的政策支持实现各类技术在中国这个大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利用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储能及电解槽装备制造及数字化领域的优势,打造具有中国优势的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在碳中和战略规划过程中,要为未来技术的应用留下空间。
 
七是在经济模式上重视发挥政府可见之手的“推动”和市场看不见之手的“拉动”作用。通过可见的手来创造减碳的需求,再通过市场竞争来鼓励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推拉结合,“双手”合力,促进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八是重视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并举。及时对不适应新的经济范式,不利于新技术应用与推广,不利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一整套新的规范与机制。
 
九是关注低碳转型的公平性。避免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两极分化,通过适当的机制,让被淘汰的行业企业体面地退出,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从业人员的妥善安置。
 
十是突破传统思维与认识对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的羁绊。适应碳中和时代的减碳需求及其与工业化时代发展模式相反的特征,大胆地就逆蒸汽机、逆燃烧、从地下到地上,从供应侧到需求侧等逆向技术工程开展研发,探索建立一个能够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与经济竞争力的全新技术范式。
 
以上十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碳中和理论基础框架。希望本文的抛砖引玉,能够推动更多同行就这些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进而为中国碳中和这场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基础。
 
(作者为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国际能源署前署长特别助理,联合国气候变化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参与者,曾在多家欧洲大型跨国能源企业担任高管。)
 
参考文献:
 
[1] Amory B. Lovins and the Rocky Mountain Institute,Reinventing Fire: Bold Business Solutions for the New Energy Era, Chelsea Green, 2011.
 
[2]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The Future of Petrochemicals, IEA/OECD, 2018.
 
[3] 杨芊,杨帅,樊金璐,郑剑平,“十四五”时期现代煤化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2020, Vol. 40 Issue (2)。
 
[4] 张映红,“关于能源结构转型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国际石油经济,Vol.29, No.2,2021.
 
[5] 吴仲华,“中国的能源问题及其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的途径”,1980年8月14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举办的科学技术知识讲座演讲,1980年12月由知识出版社会出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