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共建低碳之城
纵观当前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无论是“
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等词汇的频频出现,还是共享单车、环保材料等事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都可以看出绿色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已经使社会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革。但相较于全球许多国家城市对于低碳发展所展开的较长时间的探索,中国仍有许多可以学习之处。
在著名低碳城市哥本哈根,通过大量使用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远程输热系统等手段,哥本哈根将在2025年达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第一个“欧洲绿色之都”—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则通过完整的低碳生活制度来实现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到2050年城市不再使用石油和煤燃料。
在世界各地“低碳城”不断发展之时,中国深圳的“国际低碳城”也初具雏形,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深圳国际低碳城是深圳与荷兰一起合作规划建设的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致力于建成气候友好城市先行区、新兴低碳产业集聚区、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区和低碳国际合作示范区。
这样的国际合作还有很多,2016年启动的“中国—瑞士低碳城市”成都项目成为两国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载体;2013年,河北省廊坊市,山东省潍坊市、日照市,河南省鹤壁市、济源市,安徽省合肥市6座城市为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2014年,中德双方正式确定江苏省宜兴市和海门市、山东省烟台市、新疆乌鲁木齐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含怀来)为首批“中德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试点示范城市等等。
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随着“碳中和”脚步的不断加快,未来的城市将朝着更宜居的方向迈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