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对于钢铁行业的管控如何?
1.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开启,地方碳市场也将逐步关闭;
由于各试点地方碳市场期对行业管控办法存在根本上的不同,较难于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并逐步关闭地方交易市场也是实现碳交易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参考欧盟碳市场发展初期的历史经验,其也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集中型市场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了欧盟碳市场
碳价稳步增长到80欧元/吨以上。
2.全国碳市场对于钢铁行业的管控初期仍将以免费配额为主;
碳市场的发展是在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机制下,需要对行业企业的排放水平采用自下而上的精准把握,才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减排的目标。因此一定是一个由松至紧的渐进式市场化过程。
我国的全国碳市场交易始于2021年7月,纳管发电企业数量达到2162家。回顾我国2021年度全国碳市场总体表现,其具有流动性较差,且成交
价格不高的特点。表现在:换手率仅为2%;成交量多以大宗交易为主(占总成交量的82.8%),且相对于挂牌价,大宗交易的平均折价率达到11%(大宗交易额占总成交额的81%)。究其原因,配额的超发及统计数据口径造成了全国碳市场整体偏松。
同时,在碳市场的实践过程中,也应建设相应的灵活机制,以保护某些产业免受来自外部的贸易影响,从而挤占本地市场空间。以欧盟碳市场为例,自2005年开市以来对于钢铁行业企业的配额分配及清缴
履约情况见下表。从以下两个表中不难看出,欧盟碳市场对于钢铁冶炼行业是采用宽松的免费配额发放;对于压延加工企业虽逐步收窄,但第三阶段相较于其它工业行业仅30%免费配额发放来说,依然较为宽松。这就是由于欧盟设立了相关的碳泄漏机制、电价补贴机制等以保护钢铁等易于受到外部贸易冲击的产业发展。
展望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碳市场的发展初期是以免费配额发放为主,并逐步从紧的一个过程。并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设置相应的灵活机制,在实现减排总量目标的前提下,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较行政命令型的减压产,碳排放交易具有机制体制复杂、响应时间周期长的特点,但其具有利于资金归集,且可以把行业外部的减排压力向企业内部化的特点,对市场的扰动较小,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碳市场的调节能力的局限性,即在产量急增时,其对于排放总量的控排能力是远远不足的,相反,行政命令就更加有效。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自身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睛雨表。其长流程为主点也造成其生产成本低、排放强度大的特点。因此,其减排措施也需要依托其技术及产业特点,合理设置阶段目标,在综合考虑减压产、消费减量、节能提效技术、减污协同的各类措施效果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碳排放配额交易这种市场调控措施,实现钢铁行业良性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