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让市场真正去发挥作用”,这是重庆在2013年7月份做完
碳盘查工作后提出的思路,并融入到
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中。
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了配额分配制度上。
水晶碳投获悉,重庆市对配额实行总量控制,以配额管理单位既有产能2008年-2012年期间最高年度排放量之和作为基准配额总量,2015年前按逐年下降约4.13%确定年度配额总量控制上限。而配额分配则采取控排企业申报制度。
“配额分配跟其他
试点碳市场都不一样,我们采取申报制,大多企业都很支持。而政府只需要设定一个总量控制的目标,而配额分配量在这个目标之下”,重庆市发改委官员对水晶碳投表示。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设计者认为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参与,又能完成重庆“十二五”期间的温室气体下降目标。
此前,水晶碳投了解到,重庆市配额总量大约为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目前基准配额总量的年度总量则是2008-2012年5年之间任一年的最高值的总和。而控排企业总数为240家左右工业企业,分布在重庆多个区县,占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
“重庆属于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特别多,试点期间主要抓重点”,重庆发改委官员表示,重庆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给发展服务业发展预留空间。而服务业的重点载体就是建筑,如果条件成熟,在下一个阶段再考虑是否把公共建筑纳入交易体系。
目前,重庆碳市场开市在即,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控排企业
开户的工作也正在进行。
而水晶碳投也了解到,重庆碳排放交易开市的
价格或与湖北、上海可比。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