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新开端
2015年之前,中国参与国际
碳交易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开发风能、水电、生物质能等领域的碳信用项目。
2014年,我国建立了自己的CCER机制,并在2015年开启CCER交易。2017年,由于存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规范等问题,CCER发展按下暂停键,不再备案新项目,仅存量CCER可继续交易。2023年,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制定发布,我国为CCER交易重启做好了准备。今年1月,CCER交易随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而正式重启。
包明鑫亲历了CCER市场的发展进程。2017年CCER新项目暂停备案前,包明鑫以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做企业碳排放量核查和减排量审核时,企业对其态度截然不同。“做碳排放量核查时,有些企业人员认为我们是去找茬,给他们增加工作量。而做减排量审核时,企业人员认为我们是带着钱去的,态度明显变好。”包明鑫说,今年CCER交易重启后,企业开发CCER项目的热情再度被点燃,前来咨询、邀请第三方核查机构去看项目的需求很快多了起来。
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首批四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包括《造林
碳汇方法学》《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方法学》《红树林营造方法学》,明确了各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
记者通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梳理发现,目前已经公示的44个减排项目,主要有贵州、青海、内蒙古、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的造林碳汇项目,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光热项目,福建的红树林项目,还有一些海上风电项目(其开发者主要是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三峡能源集团三家企业的下属公司)。
作为受关注度较高的造林碳汇项目,业内人士认为,此类项目审批对证明材料要求高,一些集体林场所有者无法提供。“企业开发林业碳汇的积极性高、期望值高,但开发过程并不顺利。”莫凌水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实施精准灭荒工程,新造林面积变少了,有的造林碳汇开发项目签了10万亩,最后开发出来的只有9000多亩。未来我国林业碳汇的潜力更多在于现有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增加林地生物蓄积量,增加碳吸收量。”
中创碳投交易与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CCER交易已经重启,生态环境部支持减排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的降碳增汇项目。海上并网风力发电、光热并网发电、造林碳汇、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无焰氧化、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等属于投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推广程度低的新型减排项目。“主管部门优先选择这些项目开发CCER相关产品,是期待通过CCER的额外收益政策,刺激此类技术和项目的推广,起到推动减排的作用。”王媛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