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省份钢铁出口贸易碳排放强度高
钢铁碳关税成本直接与产品隐含碳排放量挂钩。目前我国吨钢的平均碳排放量约为2.0吨;以单位产值碳排放量计,我国钢铁产业平均碳排放强度约为0.17千克碳/元。欧盟碳关税将使得中欧单位钢铁出口贸易成本增加10.2%,直接削弱我国钢铁产品成本优势。
然而,各省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技术水平和环境管理严格程度均不同,最终表现为各省钢铁产业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巨大差异,最高可相差约5倍。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省份包括新疆、吉林、甘肃、青海、宁夏、辽宁等,最高可达0.35千克碳/元;而
北京、浙江、广东、海南、上海等省市钢铁产业碳排放强度较低。
单位成本增加比例较大的省份包括新疆、吉林、甘肃、宁夏、辽宁、江西、湖南等北部和中西部省份,均超过15%、最高可达30%。相比之下,浙江、广东、上海、福建及天津的单位成本增加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5.2%—9.6%的区间内。
我国钢铁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不足5%,这意味着碳关税将给我国以出口欧盟业务为主的钢铁企业带来较大利润损失,甚至转赢为亏。单位成本的增加将直接损害我国钢铁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减少市场份额,并通过供应链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各省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