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碳定价碳市场机制形成倒逼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50%,而铝、水泥和化肥产业的特点也均为高碳生产。CBAM将不可避免地提高我国出口至欧盟产品的总体成本,削弱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据了解,欧盟CBAM在初期覆盖的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五个行业的排放总量约占欧盟总排放量的40%。而在欧盟认为最需要减碳的44个行业中,85%与材料、能源以及为工业生产过程提供原材料的行业相关。此外,化工产品、基本金属、纸制品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虽然对贸易依赖相对较小,但其碳排放强度高,也会直接受到影响。
兰东武称,长远来看,CBAM如把高碳行业产品(例如钢铁、水泥、化工、铝)纳入进去的话,可让企业出口相关产品到欧盟时,享受一些抵扣政策,降低对成本的影响。同时,竞争压力的增大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钢材为例,我国目前出口的大多是粗钢产品,而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钢材产品大多是板材等高附加值品种占比高,该类产品主要以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为主,涉及较为复杂的生产工序,碳排放强度高。”兰东武说。
欧盟提出将实施碳关税政策已经有一段时间,我国是否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岳蕾说:“应对气候变化,发展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为满足
碳中和的要求,紧随国际绿色发展理念的脚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一直以来对碳关税积极研究,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碳排放调节机制。”岳蕾表示,自从欧盟2019年提出CBAM计划,到如今CBAM在欧盟理事会获得通过,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持续关注着这一政策的实施进程,并积极思考应对手段,逐步完善
碳税机制。比如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包括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
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研究
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等。
“长远而言,面对欧盟征收碳关税,除了加快发展国内低碳技术与产品,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可考虑完善国内碳市场,适时启动钢铁、铝、水泥等行业纳入显性碳定价机制。同时,探索设立碳税机制,推动企业采取碳中和战略,制定和选择合适的减排路径来实现低碳发展,从而可以更从容地面对绿色贸易的发展趋势,避免在产品出口过程中因高碳排被征收高昂的碳关税。”兰东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