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近日建议,欧盟向各国航空公司征收“航空碳税”的计划,暂时先冻结一年。这一“暂停键”的按下,使美、中、印、俄与欧盟之间剑拔弩张的纷争,暂时平息下来,也令捏了一把冷汗的外界观察家们,看到了全球气候谈判重回多边轨道的曙光。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对象的全球气候谈判及其碳排放交易,法理起始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率先达成了《京都议定书》自我约束性规范,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全球性表率,同时也在减排交易与新能源技术转让方面,昂首阔步挺进发展中国家市场。
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增加及自身新能源开发能力的提高,《京都议定书》腾出给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红利,不再诱人,导致德班气候大会后加拿大等国家抽身离去,欧洲国家也对第二阶段的议定书责任谈判,失去了原有的积极性。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然而,全球气候改变,依然是各国国内政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各国都在探索着征收碳税的可能性。作为“庇古税”,碳税的征收,能有效地遏制温室气体排放,但征税的对象是管辖区内的发电厂、炼油厂、矿厂或高能耗产品,如澳大利亚。美国为解决“财政悬崖”困境,也在酝酿全国起征碳税。而在贸易层面上,美国对进口产品也一度计划征收“特别碳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不过,欧盟计划征收的“航空碳税”或“船舶碳税”,其税的意义,不再是“国内税”,却具有“全球税”的色彩。如航空碳税,所有进出欧盟机场的航空公司,都是纳税主体,不论是否为欧盟成员国的航空公司。欧盟根据数年前“限制与交易”规则,以2005年之前的航空器碳排放数据为基数,欧盟单边计算出各航空公司可享有的免费排放额度,超出部分则由欧盟单边强制征收碳税。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