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主张在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讨论碳减排问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表声明称,若到今年底航运业碳减排在国际海事组织层面仍未达成共识,欧盟委员会需要提出一项立法,以碳排放交易体系(媒体称“碳税”)指令削减航运业碳排放。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继航空“碳税”之后,面对日益加大的航海“碳税”压力,交通部已经开展全面研究,考虑先在国内航运业内部试运行碳交易或碳税当中的一种模式。
记者日前在国际海事委员会第40届大会采访期间了解到,今年以来,交通部已经针对航运业减排的市场措施开展全面研究。一方面,交通部已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切沟通,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谈判的总体框架下,尽可能“迟滞”部分发达国家在国际海事组织之外所采取的征收航海“碳税”等单边行动。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另一方面,交通部正在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展开研究,对不同市场措施的利弊进行研判,并考虑先在国内航运业内部试运行碳交易或碳税二者之中的一种模式。受技术等因素限制,目前尚未确定一个成熟方案。
据悉,欧盟委员会月初发布声明称,明年初将引入一项针对航运业的措施,用以监控、核查和报告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上述措施是建立未来可能的市场机制的第一步,这些市场机制包括将航运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声明还指出,到今年底,一旦航运业碳减排在国际海事组织层面仍未达成共识,欧盟委员会需要提出一项立法,以“碳税”指令削减航运业碳排放。
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显示,国际航运业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3%;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这一比例在2050年将升至18%。
交通部相关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一直主张在国际海事组织的框架下讨论航运业碳减排问题。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谈判分两步走:一是已经谈判多年的技术措施,将在明年1月1日实施的EEDI(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是第一个专门针对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强制性法律文件。二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新提出的市场措施,主张通过经济手段进一步达到减排效果;因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分歧,市场措施的谈判还处在初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