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加强市场主体对期货市场的认知
尽管推出碳排放权期货一直是我国碳市场发展的重大既定目标,并写入了多个重要文件,但当前我国推出碳排放权期货仍面临不少挑战。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赵亮认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在于跨部门治理协调的复杂性。一方面,碳排放权期货交易体系需同时衔接环保部门的配额分配机制、第三方机构的
CCER核证流程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市场规则制定,实际操作中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完全打通,如地方
试点市场与全国碳市场配额转换规则尚未完全统一,导致期货合约设计面临数据真实性验证难题。另一方面,
CCER项目重启后减排量的认证标准、交易规则如何与期货市场挂钩,仍需生态环境部与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细化指引,这种协调成本可能延缓市场创新进度。
此外,记者注意到,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交易规则、市场监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李菁告诉记者,在法律法规方面,虽有《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但缺失专门针对碳排放权期货的法规细则,交易各关键环节规定不明,难以规范市场、保障权益。同时,其与《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现有法律的衔接有待解决,从而避免冲突与监管空白。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所联席负责人田亚雄也认为,碳排放权期货的推出需要完备的制度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健全的法律体系。
稳定活跃的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基础。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全国碳市场的现货基础有待夯实,相关主体也需进一步加深对期货市场的认知。
“当前,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和活跃度相对较低,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交易成本增加,价格波动较大,影响市场效率。”格林大华期货首席
专家王骏表示,由于缺乏多元的参与者,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也进一步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同时,许多企业和投资者对碳市场的认知不足,缺乏参与积极性,从而限制了市场的规模和深度。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