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期货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落实我国“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通过碳价格信号引导企业控排,兼具灵活性和经济效率。不过,当前全国碳市场仅限于现货市场交易,参与方主要是与碳排放相关的企业,以电力企业为主,市场相对封闭。
去年,碳排放权市场政策密集出台,全国碳市场交易量进一步活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其中,2024年配额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创全国碳市场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年成交金额新高。但今年春节前后,全国碳市场出现明显“降温”。
谈及当前全国碳市场交易量仍不稳定的原因,广东埃文低碳科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高国辉认为,当前我国碳市场具有“潮汐现象”。此外,目前全国碳市场只有现货交易,且受政策影响较大。碳市场的波动有较为明显的履约驱动性质,即每次临近履约期尾声,
碳配额往往量价齐涨;等到配额清缴工作结束,交易量又明显降低。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上市碳排放权期货被业内视为丰富
碳金融产品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期货市场适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管理,通过活跃的交易行为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使
碳交易更为高效。
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认为,金融衍生品对市场会起到“放大器”作用,能够支撑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碳市场也不例外。比如,欧盟碳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来自衍生品。因此,未来我国碳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目前我国碳市场仅有现货交易模式,企业无法有效通过金融工具对冲碳价在长期上涨过程中面临的成本风险。”中信期货能源转型与
碳中和组负责人张默涵表示,从海外碳市场的发展来看,欧洲碳期货的年度交易量超过70亿吨,其中大部分的交易量集中在期货市场。同时,从欧洲碳配额期货持仓也能够发现,欧洲控排企业在积极使用碳配额套期保值工具,对冲未来碳价波动风险,从而稳定企业生产成本。
推出碳排放权期货,也能提升我国在国际碳市场的影响力。高国辉表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将增强我国在国际碳市场中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