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公司与个人如何参与绿色金融发展?
随着政策的倾斜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小公司和个人参与绿色金融的潜力正在被逐渐挖掘和重视。政府的积极引导、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变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为中小公司和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能够通过绿色金融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层面,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银行向中小公司提供绿色金融服务。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包括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优化信贷产品服务,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特色信贷产品,提高融资便利度,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综合财务成本。
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金融机构应当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聚焦特定领域、重点行业,提升绿色金融业务质量。明确了金融机构为当地中小公司绿色金融服务方向,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银行也逐渐意识到中小公司绿色金融市场具有的潜力。随着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中小公司绿色转型的需求提高。如果银行能够开发出适合中小公司的绿色金融产品,可以拓宽自身的客户群体,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台州银行为小微企业定制绿色信贷产品,优先支持资产低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无需任何抵押物,为小微企业的减排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灵活设计还款方式,以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升小微企业投入技术改造的动力。
2024年4月25日,“上海气候周”期间,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宣布发行首个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碳服务普惠金融项目——“碳数贷”。该产品依托“
碳足迹”画像客群的绿色金融产品,可用于购买
碳足迹与
碳中和的核算认证服务、绿色电力证书与
碳信用证书等
碳交易产品以及落实低碳转型措施。这有助于中小微企业解决绿色转型资金压力大、
碳管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这些
案例展示了银行如何根据中小公司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定制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以支持这些企业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需求。通过这些产品,银行不仅能够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能为自身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李菁认为,个人参与绿色金融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银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银行提供的绿色住房贷款是个人参与绿色金融的一种方式,具体包括环保住宅购买贷款和住房节能改造贷款。环保住宅购买贷款,即银行为购买拥有绿色建筑认证的住宅提供优惠贷款,如更低的利率或更高的贷款额度,以此鼓励个人选择环保住宅。
据李菁观察,绿色消费贷款方面,银行为购买高能效等级家电的消费者提供优惠贷款,通过利率优惠或延长分期付款期限等措施,刺激个人对绿色家电的消费,推动家电行业的绿色升级。同时,银行与家电销售商合作,推出促销活动,如“零首付、低利率”的绿色家电贷款套餐,实现银行、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共赢。
李菁认为,个人碳账户也是个人参与绿色金融的重要方式。它通过量化个人日常活动的碳排放,激励人们采取环保行动。银行或金融机构通过这些账户记录个人的碳足迹,通过提供积分奖励、优惠贷款等激励措施,鼓励低碳消费和生活方式。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虽然银行参与的绿色金融项目以大公司为主,但中小公司和个人借助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随着绿色金融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银行有望在中小公司和个人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经济转型。”李菁认为。
难点何在?
事实上,银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既承载着重大的责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李菁坦言:“信息披露不充分、环境风险评估能力有限、产品创新不足仍然是绿色金融发展需要面临的三大问题。”
第一,信息披露不充分。在绿色金融领域,银行对于资金流向绿色项目的具体细节以及这些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估等信息披露往往不够完整。
“许多银行仅简单地公布了绿色信贷的规模,而没有深入说明资金所支持项目的
碳减排量、资源节约量等关键环境指标。一些银行在年度报告中提及绿色金融业务,但对于所涉及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的减排效果,以及相关企业在环境合规方面的动态情况缺乏后续跟踪和详细披露。这使得投资者和监管者难以准确评估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真实质量。”李菁解释说。
此外,银行与企业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个别企业为了获取绿色信贷资金,夸大自身项目的绿色属性,而银行难以甄别信息真伪,从而导致资金流向“漂绿”“洗绿”项目。
第二,环境风险评估能力有限。环境风险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举例来说,对于同一家化工企业的污染排放评估,有的地区重点关注废水排放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指标,而其他地区可能更侧重于重金属含量。
另一方面,银行缺乏足够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环境风险评估涉及大气科学、生态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而银行内部的信贷评估团队主要侧重于财务和市场风险评估,对于环境风险的评估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这就导致银行在面对复杂的绿色金融项目时难以全面准确地衡量其中潜在的环境风险。
第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目前银行业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传统领域。绿色信贷的模式相对单一,大多是为符合一定绿色标准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缺乏针对不同类型绿色项目特点的定制化信贷产品。
绿色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也较为滞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碳金融衍生品的尝试,如碳远期、
碳期货等产品。但在我国银行业中,这些产品的应用范围还非常狭窄,主要是因为市场机制不完善、交易规则不健全以及银行自身对于这类高风险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缺乏认识等原因。
李菁认为,从国际视角来看,许多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银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他表示,信息披露方面,欧盟制定了严格且统一的金融信息披露规则,我国可借鉴其方式,由相关监管部门牵头,制定适用于银行业的统一信息披露标准。明确规定绿色金融业务中必须披露的内容和指标,包括资金流向、环境效益指标及环境合规情况等,减少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加强对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督检查,提高违规成本,增强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环境风险评估能力方面,银行一方面应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供环境科学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鼓励员工掌握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充实信贷评估团队。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欧洲碳交易市场成熟,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交易规则,为碳金融衍生品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我国可借鉴欧洲经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和规则,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法律法规、交易制度和监管体系等,为绿色金融衍生品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明确交易主体、方式和
价格形成机制等,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市场风险。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