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2050年前累计投入至少250万亿元,力争实现1.5℃控温目标,这笔投资将占全国GDP的3%

文章来源:财经十一人周园2023-08-28 09:47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的引领者

 
经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使用效率、能源需求强度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了中国的碳排放体量。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主动达峰面临着多重压力。
 
第一,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快速减排,难度史无前例。第二,大部分国家自然达峰时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约2万美元,中国2020年人均GDP仅略高于1万美元。第三,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过渡的时间短,发达国家的过渡时间普遍为40年-70年,而中国力争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并将达成全球最高的温室气体排放降幅,时间和力度压力前所未有。
 
但纵观历史,每一次能源结构的大幅调整都会引起新科技爆发、产业重塑乃至世界格局重塑。积极把握碳中和机遇,中国就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获得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首先,进一步巩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双碳”目标,将避免对自然系统造成可预见的破坏,同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最终带来75%-85%的减排量。
 
其次,对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碳中和的相关举措将带动“绿色经济”蓬勃发展。根据BCG测算,在升幅2℃路径下,到2050年将带动1%-2%的GDP年增长,同时将拉动绿色经济相关就业。
 
最后,推动绿色技术突破创新。作为世界最大的油气进口国,中国将进一步发展绿色技术,减少80%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转型的同时,国家能源安全也更有保障。
 
事实上,在低碳经济领域,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投资者。
 
过去十几年,中国在各个维度均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减排行动。能源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光伏行业的领导者,占全球光伏装机量的45%,并持续引领光伏制造行业创新突破。工业方面,“十三五”以来中国致力于供给侧改革,清退大量低效产能。交通方面,政府通过双积分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普及。建筑方面,中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标志认证。农业和土地利用方面,中国是近十年来全球森林面积净增加最大的国家。
 
202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低碳能源技术第一投资大国,占全球总投资的35%,这一数据在2022年上半年更是攀升至43%,总投资规模超千亿美元。预计中国到2030年将持续保持全球低碳能源投资领域的“领头羊”地位,投资占比26%,年均规模超1.5万亿美元。
 
中国将在2050年前累计投入至少250万亿元,力争实现1.5℃控温目标,这笔投资将占全国GDP的3%。其中投入最大的为能源、交通、建筑等高碳排领域。能源领域投资将聚焦供需两侧,重点推动供应端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推动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需求端则将进一步推广应用电气化。交通领域则重点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发展可再生燃料,并推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筑领域将重点打造绿色基建,并推动建筑绿色升级改造项目。工业领域将发力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开发、绿色生产工艺等细分赛道。
 
中国还有可能成为全球绿色科技的引领者和标准制定者。
 
“双碳”巨量投资带来的巨大国内市场将加速孵化绿色低碳相关的新技术、新场景和新模式。绿色经济将带动诸多绿色可持续领域的细分产业发展机会。主要聚焦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生活方式等领域的减排,以及CCUS和DAC等前沿排放吸收技术。市场将涌现一批绿色低碳重点投资领域,包括能源领域的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管理、CCUS,建筑领域的建筑光伏一体化,交通领域的智慧车路协同,以及新兴的绿色消费科技。
 
过去多年,中国的科技和绿色领军企业已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极大支持,其中科技巨头以及初代和二代的绿色领军企业的股东均获得丰厚回报。国家的重视,将使绿色科技领域保持活力,并涌现大量新机遇。预计中国市场里的现有技术将快速规模化,储能、综合能源服务、充电桩等相关赛道将快速发展。而氢能、合成生物学、负碳等新兴技术也将实现突破性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作者为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专项全球领导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区联席负责人;编辑:马克)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