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碳达峰目标,中国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是全球首批建立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之一。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架构。行业标准也相继发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不过,绿色金融覆盖的产业和规模远远不足以达成中国的气候目标。根据《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统计,2021年绿色金融所支持的节能环保等产业年产值约为8万亿元,GDP占比为7.02%。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具有高排放特点的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的产值约占当年GDP的40%,这部分产业的低碳转型需要规模巨大的金融服务。
而且,绿色产业得到绿色金融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出现了金融机构停止对“棕色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抽刀断流”现象。一些碳密集产业例如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本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等途径实现低碳转型,由于其不符合既有绿色金融支持范围而难以获得支持,其减排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
对于中国来说,碳密集产业实现可持续转型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发布的《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指出,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电力行业(48%)和工业(36%),且这些碳密集行业的减排潜力不容小觑:仅靠低碳工业替代技术,就可以帮助中国减少在全球剩余碳预算(即避免气候变化危险影响的前提下,全球仍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中15%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保证有50%的概率将全球平均升温限制在1.5℃。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