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未来在碳市场中会扮演什么角色?银行目前在发展碳金融上有哪些挑战?
鲁政委: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银行可以通过三种路径参与全国碳市场:
一是开展碳市场运行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银行可以为环境和碳排放权交易所提供
开户、结算、存管等基础碳金融服务和开发全流程的配套金融服务。
二是为碳市场交易主体提供碳金融专业服务。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了《碳金融产品》金融行业标准,银行可以依据相关行业标准,为参与
碳交易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在为企业服务方面,银行既能够以企业碳配额或
CCER 作为抵质押物向企业发放贷款、发行
碳债券等融资服务,也可以探索未来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管理碳配额及碳价格风险提供衍生品对冲服务。此外在碳
托管、碳理财等领域银行也能发挥专业能力。
三是自身参与碳配额交易和
碳信用交易。比如一些银行自身有碳配额清缴的任务,一方面需按照要求完成配额交易,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自身减排的有效路径,在双碳目标的引导下,很多银行也积极开展碳中和的相关行动,在自身减排的基础上,通过购买CCER等可信的
碳信用来抵消部分排放。不论哪种情况,银行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降低运营成本,也为落实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目前银行在碳金融方面面临一些挑战。第一,碳交易市场规模和成熟度有限,短期内商业银行参与的空间有限。规模上,
试点碳市场发展仅局限于当地省市,而全国碳市场处于启动交易初期,目前两者都不属于银行监管部门所认可的合格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亦未获准进入全国统一碳市场。从全国统一碳市场来讲,初始配额分配是碳市场重要环节,明确的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目标及相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对稳定市场预期十分重要,而目前全国碳市场尚未对其进行明确。
第二,商业银行自身仍需加强能力建设。一些商业银行在碳金融、
碳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参与碳市场、碳金融的能力意识有待提升。国内碳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碳金融产品创新实践不足,仅有少量商业银行开展过碳金融产品创新的业务,但可推广性、可复制性较差。一些创新产品的外部法律支撑也还不完备。
第三,碳金融工具有待发展。目前活跃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主要交易工具是与排放权相关的
碳期货、远期、期权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为碳交易双方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和套利手段。我国目前碳市场的发展思路是在碳市场现货市场成熟后稳步推进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因此,因此碳市场发展初期的碳金融工具和产品相对有限。
——CCER交易有待有序重启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