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产品助力金融支持碳市场
2021年中国碳市场起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未来中国碳市场规模可期。由于中国经济体量较大,正迅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碳市场之一。
2021年12月14日,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编制的《气候投融资
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在碳金融领域,鼓励
试点地方金融机构探索开展包括
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
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将研究制定并推广金融机构
碳排放核算标准。
不久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也表示,要推动金融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合作与联动发展,促进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各类场外和场内衍生产品创新。推动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参与碳金融市场建设,丰富碳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发展碳排放权质押、碳回购、碳基金、碳信托等碳金融业务,增强碳金融市场活力。
《报告》指出,碳金融已成为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关键一步,但碳市场金融化不是简单地将金融市场的经验套用到碳市场,而是要基于碳排放权的特殊性,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碳市场金融化路径。碳金融领域依旧存在产品种类和创新度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创新碳金融产品或是银行制胜关键。我国需探索符合国情的碳市场金融化路径,金融机构创新碳金融产品仍“在路上”。
总之,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普遍共识,在大力投入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在学术研究、目标设定、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合作空间,能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大的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