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市场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
作为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我国碳市场发展基础坚实、潜力巨大。但研究也提到,由于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刚刚起步,还需针对政策框架不完善、金融化程度不足、碳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首先,我国碳市场整体政策框架尚不完善、国际地位较低。截至2019年末,京、津、沪、渝、粤、鄂、深7省市
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3.56亿吨,金额超过73亿元。受疫情影响,部分
试点延迟了2020年的履约日期,但碳价未有明显波动。
其次,我国碳市场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尽管,试点地区和金融机构陆续开发了
碳债券、碳远期、碳期权、
碳基金等产品,但碳金融仍处于零星试点状态,区域发展不均衡,缺乏系统完善的碳金融市场,不能满足控排企业的
碳资产管理需求,更不足以辐射和服务“一带一路”等相关区域的
碳交易。同时,专业化投资者群体不发达,碳金融发展缺乏专业的长期资金支持。
此外,我国碳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课题组指出,国际实践证明,碳金融市场发展高度依赖于碳排放控制强度和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的成熟度。与欧美将金融功能内置于碳市场不同,我国更多将碳金融定位为服务于
碳减排的从属性市场工具,这也成为碳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重要原因。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