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遭受短期打击,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但长期看,则提高了中国产业对创新和健康的重视,增强了中国对经济新动能方向和模式的认识,赋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
绿色金融新的内涵。
疫情冲击彰显绿色经济的可持续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调结构,纠正经济扭曲,优化要素配置,以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需求侧投资、消费和出口急剧下降,加快暴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扭曲和经济短板,检验了产业链的韧性与再生能力,并强制性地对无效、低效的供给出清,加快对有效需求的供给。
同时,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大了“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压力,提升了产业转型、调整、创新的紧迫性,进一步强化了新兴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的地位,也暴露了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的不足。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得不更加重视诸如疫情冲击及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等制度变量、公共卫生医疗等公共治理短板因素,以确保整体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坚持绿色发展,降低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
碳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线上交易、智能物流和在线办公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支撑制造业和服务业向更高质量发展,科技提升的传统经济和新兴数字经济更加绿色低碳。劳动力、土地、资源消耗高的产业和企业在疫情中沉没成本更高、复工复产更难;依靠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的产业和信息化、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运营成本更低,线上营运比率更高,复工复产更易。
疫情冲击丰富了绿色金融的内涵。绿色金融的最终理念是通过金融资源分配引导生产和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中,在线运营和数字经济不仅仅具有抗疫性,而且极具绿色特征。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是要保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卫生健康。疫情冲击之下,绿色经济及绿色金融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一是保证人类生命和卫生健康的非过剩生产和服务是绿色的。二是可促进生产
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绿色消费的服务业是绿色的。三是公共安全保障以及提升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的公共事业是绿色的。随着绿色经济外延扩展,绿色金融的内涵也应延拓,绿色金融应在复工复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避免民生、经济社会赖以生存的产业链中断。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