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09年起,中国银行业零售业务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整体规模将达到3.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银行零售业务市场[1]。伴随中国经济转向消费和投资的“双轮”驱动,大众消费和理财续期迅猛增长。银行零售业务重心逐步聚焦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及小微金融等核心领域,并成为银行优质资产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
绿色转型和
绿色金融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绿色零售业务也迎来了较大机遇。然而,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绿色零售业务还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业务呈现碎片化发展态势,还未形成较大规模和广泛影响。为此,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对“银行业绿色零售业务”开展研究,相关成果将陆续发表。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也称零售银行业务)是相对公司业务提出的概念。2007年UNEP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零售银行业务包括为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设计的个人和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零售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和抵押贷款、借记和信用卡服务、旅行支票、汇票、透支保护、现金管理服务和保险等。而绿色零售银行业务是指将环境激励纳入“绿色”零售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主流产品中,用于满足环保客户的需求,鼓励私人消费者和中小型企业追求更可持续的选择和做法”[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特点
零售银行业务以服务个人和小企业为主,业务领域和涉及的金额较小。传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和中间业务。零售银行业务中的资产类业务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发放的贷款,主要形式有:抵质押贷款、信用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消费贷款、汽车贷款等。负债类业务主要是吸收的各项个人本外币存款。零售银行业务中的中间业务作为非利息收入,属于银行的纯收益,主要形式有:个人汇兑结算、个人信托、个人租赁、个人保管箱、个人票据托收、代理支付、个人咨询及理财业务、个人外汇
买卖及外币兑换业务、信用卡等。(如表1)。
表1 零售银行业务分类
目前,零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种类,其相对于商业银行为大型企业提供的对公类批发业务而言,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零售银行业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银行金融服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经济生活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管是个人、家庭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充分、及时、恰当的零售银行业务,业务贯穿到人们的吃住行消费、教育支出、旅游、个人理财、商业汇款等各个环节,且为了满足客户的某一需求银行还会提供形式多样的零售业务服务,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随着个人以及家庭的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市场上对于零售银行业务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零售银行业务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正是由于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与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使得这些不同的客户之间必然有着不一样的需求,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在提供零售银行业务时也需要尽可能地去满足各类消费主体的需求,在提供的产品品种、服务的形式以及提供服务的渠道上,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多样性。
3、零售银行业务比传统业务对信息科学技术更具依赖性
由于零售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遍布于市场的各个角落,这些服务对象在工作层级、年龄、地域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且往往单个客户的服务涉及到的金额较小,这就决定了零售银行业务要实现高效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手段。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银行等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类金融创新产品也是层出不穷,有效推进了整个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