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传播的几点建议
按照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的创新传播扩散理论,对于事物的创新传播,需要具备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思维可变性等特性。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具备新发事物创新传播扩散的特性和基础,但从整体的发展程度上仍处于从新发向主流发展的阶段。因此如何系统性的评估识别中国绿色金融传播重点问题并加以解决,是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传播工作开展,有效支持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解决优质信息供给,概念廓清和公众理解问题
明确绿色金融传播的受众。并从受众角度出发,调研做好各类传播信息和受众反馈的数据测算,并以此设计更加丰富多样,适合不同传播受众的传播产品。
明确阐述绿色金融的价值逻辑。讲清绿色金融的相对优越性、兼容性,以及发展绿色金融的时代使命和任务。
进一步识别优秀的绿色金融传播者,不断讲述能够引发思考和赢得公众期待的优质信息。
国际传播中,应从讲述中国当前的发展任务出发,加强中国绿色金融的对外信息共享,提升国际传播的信息供给数量和质量。此外,逐步积累建立多语种工具,营造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实现多语种、多渠道,精准、灵活的国际传播工作模式。
(二)解决传播资源配置和传播策略手段问题
目前,绿色金融传播已具备相当的传播总量。但除中国金融信息网外,暂未发现有开设绿色金融专题、频道的国内重点新闻网站,也没有全职专门配置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新闻记者及相关人员。因此,主流媒体对于绿色金融的报道总量,仍存在实现较大增量的可能性。在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传播的媒介作用不断增强,如何解决新媒体的媒介传播增量问题也需思考。与此同时,各实践主体对于绿色金融传播策略与手段尚不明确或较为单一,传播能力还需增强。对此,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包括:
推动各级宣传部门加强对绿色金融传播支持。加强宣传部门与实际开展绿色金融实务工作的各政府部门联系,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明确、有效,可操作性、创新性较强的相关政策指引。
提升新闻媒体支持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和专业度。优化各传播媒介内部的人员和资源配置。建立完备的专家库和媒体库,加强绿色金融实践主体与新闻媒体的机制化联系。定期组织媒体人员培训,提升媒体人员的专业能力。
加强在新媒体中的信息投放力度,运用好新媒体对公众传播的“抵近优势”。加强交互式传播,制作具备适合新媒体语境的绿色金融信息产品。鼓励各实践主体加强合作,建立绿色金融传播的新媒体矩阵,形成信息互推共享,流量互相导入的新媒体传播合力。
解决绿色金融传播的人才问题。在传播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传播载体和实践者。在目前绿色金融传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提倡各绿色金融实践主体,建立和配置专门的绿色金融传播团队,培养和吸纳兼通绿色金融和传播的专业人才。
声明:作者: 刘苏阳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