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是中国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着力点,推进绿色金融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如何以观念转变和理念提升为先导,把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如何持续推进和完善绿色金融战略、机制和制度建设等配套设施,这是政府部门将来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绿色金融研究和实践者,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探索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发展问题,如何符合中国实际、围绕中国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和实践工作,这是时代赋予研究和实践者的重任。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发展较早,在政策研究、流程设计、业务规则等方面进展较快。一些银行参考赤道原则,加强决策管理,主张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同时推动组织架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化,完善制度和配套性工具建设及业务流程,建立健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工作水平,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晚、措施欠缺、体系不健全,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发展上存在不足。这方面既有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动力不足,产品创新不强等内在原因,也有制度机制建设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原因。在我国未来绿色金融发展中,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第一,目前关于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概念框架较为模糊,参与方、决策者以及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概念理解不一,有必要明确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定义、标准、范围和框架。
第二,积极鼓励和支持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加强中国特色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做好顶层设计,以绿色金融为发展契机,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
第三,“绿色”的衡量标准和量化考核一直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难题,未来要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探索生态资本的度量、核算与交易的方法和途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第四,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财税、金融管理手段,引导私人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
第五,引导金融机构应确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IPO等业务需要综合评估环境、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复杂性远高于普通业务,要求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培养金融学和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团队。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第六,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环境责任,在强调企业环境责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消费者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习惯的倡导,通过绿色消费行为来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