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绿色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文章来源:清华金融评论冯乾、余世暐2016-09-17 15:00

探索中国绿色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2016年,绿色金融议题在中国倡议下首次亮相G20舞台。本文认为,绿色金融在中国起步较晚,未来可以通过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绿色金融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前所未有的把“绿色”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一起定位为“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社会发展新趋势,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时代要求社会各界承担起绿色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历史使命,提升研究水平,推广绿色金融理念,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经济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绿色金融的发展:从国际带动到国内自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是金融理论、金融实践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个新概念,在国外也被称为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美国传统字典》对绿色金融进行了定义,认为绿色金融是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生态环境及保护生态多样化,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绿色金融的实践开端于1980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即通常所说的“超级基金法案”,这一法案要求企业承担环境污染责任,希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关注那些潜在环境污染企业的信贷风险。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绿色金融的相关理论研究早已开始,并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例如,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责任、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及规制措施、政府财政税收手段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都与绿色金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对绿色金融的研究和实践快速发展起来。2003年6月,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等十大国际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融资项目中审慎核查社会环境问题,强调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赤道原则”是一套自愿性原则,这是绿色金融兴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截止到2015年,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有81家,覆盖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3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发布了《绿色债券原则》,对绿色债券的国际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绿色金融工具多样化,尤其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水资源、废弃物、能源、建筑等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国外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无疑对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国际带动”作用。中国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引入一些西方绿色金融的观点、理论、模式和案例。在国内经济“唯GDP论英雄”的发展时代,绿色金融作为“舶来品”,其实践并未得到良好开展,有关理论的引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也非常有限。2007年以来,中国环境保护部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相继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不仅标志着国内绿色金融“自觉”发展的开始,也预示着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国内金融机构近些年对绿色金融的探索方兴未艾,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上的实践,近年来规模不断上升,政策体系日臻完善,而其他绿色金融方式(如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指数和生态资本核算等)则处于起步阶段。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