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核算口径存差异
碳核算是指对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某产品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计算评估。实现碳减排工作目标、适应经济
绿色转型需要,以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前提和基础。
“只有碳核算足够扎实,碳减排效果才有足够的说服力。”杨珺皓表示,当然也有一些外部压力印证了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比如欧盟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给我国的钢铁、铝等行业带来较大经济负担,国家
碳市场完善工作亟须跟进,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碳核算的支撑。”
杨珺皓表示,目前,我国碳排放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导致各行业和地区碳核算不一致,严重阻碍了
碳汇的国际化进程。
对于当前进行碳核算的主要方法,杨珺皓介绍:“组织层级、企业层级的碳核算,主要是基于ISO 14064、GHG Protocal以及24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展开;产品层级的碳核算,主要是基于ISO 14067、PAS 2050等标准展开。另外,还有区域层级的碳核算,各地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指南和方法。”
杨珺皓表示,不同区域、行业的碳核算方法存在差异。从区域角度来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双碳概念了解更深,配合度更好。这些区域的碳核算工作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容易铺开。
从行业企业角度来看,一般类型的制造业碳核算相对简单,但有些特殊行业如电子电器、高精密器械等行业情况较为复杂。“以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为例,产品本身构造精密,涉及细分原材料较多,数据因子确定难度较高,而且产品生产很可能涉及境内代加工厂甚至境外代加工厂,数据溯源工作难度很大。”杨珺皓说,“另外,像金融行业不涉及直接生产,碳排放更多是考虑资产投资带来的排放效应,但投融资边界难以确定,相关数据可获得性不高,计算指南
方法学颗粒度较粗糙,核算起来很复杂。”
杨珺皓表示,《方案》的发布为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描绘了一张全面、系统的蓝图。建立一个全国统一、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将有助于打破上述局限,促进碳市场高效运行。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